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历史观剖析

发布时间:2020-07-17 23:25
【摘要】: 塞缪尔·亨廷顿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用文化和文明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人类历史和当前全球化趋势,这无疑使得他的理论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历史观。他的文明冲突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正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的系统阐述,全面考察该理论在考察人类历史和当前全球化趋势中的利弊得失,从而总结出该理论对我们的现实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大的方面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史观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产生的思想渊源。通过以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史观的论述和分析,厘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史观与其先驱文明史观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深入阐述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的内容。该部分将根据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发展的逻辑脉络,从五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详细的阐述。一是亨廷顿认为人类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二是亨廷顿突出了语言和宗教在文明冲突中的作用,三是亨廷顿将文明冲突看作是当代全球社会矛盾的实质,四是亨廷顿近年来又把文明冲突的视角转换到了西方文明和美国文明内部面临的挑战,五是亨廷顿虚拟了一场2010年的战争,将其文明冲突史观应用于其中。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对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的评价和借鉴意义。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的合理之处在于该理论看到了人类历史及当前全球化中不同地域文明整合中激烈碰撞的阻碍性与积极性,提供了观察人类历史及当前全球化趋势的新视角;该理论的偏失之处在于亨廷顿试图掩盖文明冲突的根源和实质,力图守住“西方中心论”。该理论对于我国建设新工业文明、和平发展以及建设先进文化、维护祖国统一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0-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训练;;保守什么? 为何保守? 保守主义的四次浪潮与三个命题[J];学海;2011年04期

2 吴晓燕;张艺博;;一党执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拓展——对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审视[J];探索;2011年03期

3 任剑涛;;政治重塑文化——读《自由主义的核心真理》[J];中国改革;2010年07期

4 李;李凡;;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和唯一的选择[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Z1期

5 夏国锋;;政治社会学视野中的“革命”——兼述西方话语中的革命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百家言[J];求是;2011年17期

7 刘汝宽;;论维护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朱映雪;;西方民主发展动力论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杨洁;;“9·11”班毕业了[J];黄金时代;2005年12期

10 叶麒麟;;民主政体的可实施性——民主巩固的影响因素述评[J];理论与改革;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庄国土;;论亨廷顿的族群文化观及其对国际关系的解读[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杨胜生;;亨廷顿:预言家还是西方中心论者[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星星;贺军;张亦农;李和;;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调节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田均;张宝荣;殷鑫浈;;亨廷顿舞蹈病的IT15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功能研究[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梅传强;;论恐怖犯罪行为的根源——文明及文化冲突论解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孙云;;台湾政党轮替后民主的巩固与挑战[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晨阳;;缅甸军人退出政治舞台的可能性及其路径分析[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9 石永之;;文明对话与文化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10 夏振坤;;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薇 杨晴川;“文明冲突”作者亨廷顿辞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王薇 杨晴川;“文明的冲突”作者亨廷顿逝世[N];深圳特区报;2008年

3 何山;亨廷顿:一篇文章令整个世界震动[N];中国国防报;2008年

4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国学者别再忙着批亨廷顿了[N];东方早报;2008年

5 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刘军宁;亨廷顿的三重身份[N];东方早报;2009年

6 华东师范大学 冯绍雷;亨廷顿的思想弧线[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秋云;亨廷顿留下的是魔咒还是遗产[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徐立凡;从东亚现代性进程看如何跳出亨廷顿逻辑[N];华夏时报;2009年

9 记者 王宙洁;亨廷顿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不会有三次量化宽松政策 新兴市场须防热钱[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 叶小文;走出“亨廷顿悖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国华;冷战后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D];浙江大学;2008年

3 高健;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批判[D];复旦大学;2010年

4 俞楠;“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向奥;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吕娜;当代奇卡纳代表作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钟冬生;结构分化与政治体系的发展进路[D];浙江大学;2008年

8 于光胜;文明的融合与世界秩序[D];山东大学;2009年

9 倪娜;“世界历史”与全球化问题——当代全球社会发展的矛盾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张晗蕊;黄芪多糖抑制多聚谷氨酰胺蛋白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历史观剖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耿建军;亨廷顿文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郭春琦;试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局限性[D];河南大学;2012年

4 翟子夜;从“文明的冲突”走向世界的和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潘武;西方“文明形态史观”的当代形式[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帆;亨廷顿《我们是谁》隐性种族歧视批判[D];暨南大学;2011年

7 闻丽;毛泽东亨廷顿革命理论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王恬;试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志超;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张经余;以多聚谷氨酰氨为靶点的亨廷顿舞蹈症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60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60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