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国家间道义思想探本溯源——基于先秦诸子国家间道义思想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12:16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家间道义思想探本溯源——基于先秦诸子国家间道义思想的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先秦时期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具有整体性特征,其内在逻辑基点和现实支持即是人性中的道德。它有两个理论支点:一是国家间道义与国家利益具有统一性;二是国家间道义有助于形成国际权威。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主张将国家间道义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认为符合道义应该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追求,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国家利益。先秦诸子(韩非子除外)均认为,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应遵循"道之以德",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不以战争方式扩大国家利益的原则;孔子、荀子和管子还强调遵循"言而有信"、讲求国际诚信的原则;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以及遵守国际规范的原则。先秦诸子普遍认为,具备坚实的道义基础是一个国家成功崛起的必备条件。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道义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承认道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前者将道义视为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后者则将道义因素虚拟化处理。以孔子和老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杰出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省国际政治研究会;
【关键词】先秦 国家间道义 思想源头 道义原则 国家利益 国际权威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对中国国家间道义思想进行探本溯源为什么选择先秦儒、墨、道、法诸子的国家间道义思想为研究对象这是本文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缘由:第一,史学界普遍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具有国家行为体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自成;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流派[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2期

2 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1期

3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贤都;;霸府与南朝王朝更替[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刘丰,张睿壮;关于几个重要国际关系术语中文译法的讨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10期

3 牛太清;;从《洛阳伽蓝记》双音新词看《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与书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姜楠;《诗经》祭祀诗界定标准辨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刘荆龙;辞书注释商榷二则[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彭福荣;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代教育的兴盛及原因[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7 张能甫;简论《旧唐书》中的唐五代新兴词语[1][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李怀春;;从自然到虚静——谈先秦道家中心价值的转移[J];东方论坛;2005年06期

9 王敏红;读《〈抱朴子·内篇〉校释》札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王东;《水经注》词语拾零[J];古汉语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娟;;“臣”义发展演变——兼谈古代君臣关系的演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2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林晶;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高迎刚;马一浮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菡幽;现代汉语词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梅美莲;中英文前言中礼貌策略的对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宁;关于动物保护的思考[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4 任牮时;南宋以前杭州城郭考[D];浙江大学;2002年

5 金丽;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思想之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张社列;徐锴《系传》对字义的再阐释[D];河北大学;2003年

7 杜亚萍;论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8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建军;《三国志》常用反义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赵彦昌;春秋国际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树勇;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J];国际观察;2005年04期

2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3 秦亚青 ,亚历山大·温特;建构主义的发展空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1期

4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永涛;;语言与国际关系:拓展政治分析的新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清溪湖南省浏阳市副市长;力求科学发展之“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2 吴昊;“吾六岁而志于学”?[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海鹏;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世明;关于和谐社会探索的历史与逻辑追踪[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家间道义思想探本溯源——基于先秦诸子国家间道义思想的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7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