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印跨界河流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与应对

发布时间:2017-04-01 07:09

  本文关键词:中印跨界河流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与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中印在跨界河流问题上争议和冲突增多,冲突的根源是两国存在利益分歧,需要理性分析和系统应对。作者首先运用安全理论提出脆弱性与国家实力矩阵和PESTLEM威胁分析模型对中印跨界河流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分析,之后运用安全威胁评估矩阵对威胁进行评估和排序,并借助社会冲突理论提出中印跨界河流冲突的系统应对建议,认为解决中印跨界河流冲突需要模塑以"相互责任主权"为核心价值的指导原则,寻求一种共赢互利的整合式解决方案,在厘清中印双方各自切实利益关切和分歧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与谈判方式逐步夯实流域范围内的经济合作,逐步向全面战略合作延展。应对中印跨界河流冲突需在边界安全、水资源分配、上下游生态环境影响等具体方面做出策略调整,兼顾"绝对主权"与"公平合理利用"的平衡,避免双方在跨界河流上展开资源争夺和无节制开发利用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重视法律制度、法治思维和协商沟通机制作为当前和未来解决跨界河流冲突的主流路径,积极参与跨界河流联动机制的建立,实现中印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共赢,为亚洲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做出榜样。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安全研究所;
【关键词】跨界河流 中印关系 非传统安全 威胁评估模型 水安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批准号:12&ZD099)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815.5
【正文快照】: 一中印跨界河流安全问题背景古希腊哲人泰勒斯(Thales)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他不仅揭示了杂多世界的本质是“一”,而且揭示了这个“一”是“水”。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JosephS.Nye)曾经用氧气来比喻安全,说安全如氧气,有的时候人们不重视它,没有的时候则会使人致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中民,桑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4期

2 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王学军;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4 李淑云;非传统安全的根源与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5 王逸舟;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J];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

6 王德华;;日显重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J];社会观察;2005年12期

7 余潇枫;王江丽;;非传统安全维护的“边界”、“语境”与“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11期

8 余潇枫;林国治;;论“非传统安全”的实质及其伦理向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耿喜梅;;“东亚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会议综述[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1期

10 ;全球第一套非传统安全系列图书将问世[J];观察与思考;2007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万里;;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及其“泛安全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周中朝;;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汇率问题及对策[A];湖南省第六届公共管理论坛会议资料[C];2007年

3 丁江伟;;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合作的创新[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王德华;;试论中印大同、非传统安全与和谐世界[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李元奎;;非传统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挑战与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飞;董理达;侯光明;;非传统安全时代国外军民融合发展途径的启示[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汤啸天;;非传统安全考验执政能力——兼论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犯罪问题与社会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摘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龚迎春;;海洋领域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海洋法律秩序的影响——以日本构建多边海上安全机制为例[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10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传统安全面面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韩晓东;非传统安全研究有望迈上新台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记者 陈风彩;首个非传统安全高级研讨班在浙江举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汪仲启 陈继旭;非传统安全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庞中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非传统安全”刍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 胡振虎;审视非传统安全危机[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7 记者张军妮;中澳对话东亚非传统安全及区域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韩旭东 国防大学教授;维护非传统安全需国际合作[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世经政所 王逸舟;重视非传统安全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石志远;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挑战[N];解放军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倩;论中国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徐元帅;中国政府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的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余远来;中美军队参与应对非传统安全政策之比较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卢凯;冷战后中日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D];延边大学;2012年

5 尹剑华;海关非传统安全风险识别与估计[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慧;当代国家非传统安全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7 曹亚斌;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国家权利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良举;结构现实主义视角下非传统安全的起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9 张琦;全球化时代非传统安全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05年

10 王成君;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非传统安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印跨界河流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与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0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