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战略与大国崛起时对周边小国的争夺——俄罗斯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迪
本文关键词:地区战略与大国崛起时对周边小国的争夺——俄罗斯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确保崛起时的良好周边环境,大国需要争夺周边小国,使其采取不敌对政策,与大国合作,参与大国主导的地区机制甚至与大国结盟。因此,采取怎样的地区战略争夺周边小国成为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大国崛起时会让周边小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心态变化。正面心态的出现要求大国予以积极回应,而负面心态导致的不安全感会使周边小国采取投靠强者、加入其他地区集团或者彼此结盟的方式求得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大国的地区战略应当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实现良性的战略互动。大国的地区战略应包含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明示战略目标、分享崛起收益、提供安全承诺和供给地区机制等。大国还需努力减少外部干扰变量的影响,并谨慎使用武力。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走上了重新崛起之路,为争夺周边小国采取了地区一体化战略。但俄罗斯的地区战略因目标模糊、连贯性不足和缺乏有效地区机制等问题,并未取得期待的效果。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周边外交 地区战略 大国崛起 地区一体化 俄罗斯对外战略
【分类号】:D751.2;D85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_)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2014年,如果选一个国家的名字作为年度关键词的话,恐怕非“乌克兰”莫属。围绕亚努科维奇、季莫申科、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马航MH17客机坠毁的一幕幕,依然占据着人们的脑海、吸引着世界关注的目光。针对乌克兰危机和随后战事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锋;区域主义与东亚安全[J];当代亚太;1998年04期
2 柳丰华;;俄罗斯在中亚:政策的演变[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2期
3 阮宗泽;;中国需要构建怎样的周边[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4 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环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5 杨洁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6 陈玉荣;汤中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7 杨原;;崛起国如何与霸权国争夺小国?——基于古代东亚历史的案例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12期
8 李开盛;;地区国际主义与中国的东亚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亮;;“九一一”后俄美对中亚的政策比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杨恕;后俊;;德国的中亚政策[J];德国研究;2012年01期
3 胡九龙;试论冷战后东盟与美国在亚太安全事务中的新关系[J];东南亚;2000年Z1期
4 颜桂丽;东盟、美国的亚太安全制度及对地区安全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1年05期
5 李习文;许洋;;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渐行渐远的“小伙伴”[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6 陈琪;;经济区域化对东亚和平的意义[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1期
7 顾炜;;意识形态、地区战略与苏联的崛起[J];俄罗斯学刊;2013年02期
8 余潇枫;;论中国如何参与全球安全建设[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2期
9 邢丽菊;;从传统文化角度解析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诚、惠、容”为中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3期
10 崔方;;“上海精神”、“丝路精神”与周边外交——构建新型国家间关系的新理念[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储新宇;区域秩序的建构与中国的策略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仇发华;西欧与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宋志芹;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关系的演变与特点[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欧兰;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5 凌胜利;分而制胜: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恩道;美国南中国海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原晋婧;中国的“镶边外交”构想及其实践[D];外交学院;2011年
3 李旭东;论冷战后的亚太安全格局[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艳;21世纪初的亚太格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庞东梅;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及其缓和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申玉华;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静;普京时代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9年
8 翁浩;全球文化力量在中亚的消长态势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曹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杜宇萍;冷战后美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政策的发展与演变探析[D];新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2 周方银;;消耗战博弈与媾和时机的选择[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3期
3 杨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2008—2011)[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2期
4 肖欢容;地区主义及其当代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2期
5 耿协峰;“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1期
6 孙学峰;陈寒溪;;中国地区主义政策的战略效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5期
7 曲博;;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4期
8 李江春;;防御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时代的悲剧[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11期
9 秦亚青,朱立群;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陆建人;从真情救灾透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J];西部论丛;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世平,张蕴岭;中国的地区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6期
2 蒋翊民;;制衡理论在冷战时期中国地区战略中的体现[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04期
3 高淑琴;贾庆国;孙力舟;;黑海地区地缘政治转型:西方对黑海地区战略的新趋势[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5期
4 范斯聪;;中国的东亚地区政策:变与不变[J];社科纵横;2013年0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曼谷记者 李腾;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轮廓渐晰[N];光明日报;2009年
本文关键词:地区战略与大国崛起时对周边小国的争夺——俄罗斯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