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01 22:10
中俄自199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过十多年来的健康发展,连续上了三个新台阶。从1992年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上升到1994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然后又提升到1996年的“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其基础和必然性,更有实质内容和保障机制。中俄关系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并且实现了高层领导会晤的制度化和机制化。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中俄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和不稳定的因素。展望新世纪,中俄双方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基础,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经济上互补性很强,有巨大合作潜力,前景是光明的。但是,要把这些潜力变成现实,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相互支持、加强协作将是21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 俄奉行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中俄关系缓步发展
(二) 俄美结束“蜜月期”,中俄关系稳步向前推进
(三) 中俄进行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基础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及特点
(三)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意义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 积极因素
(二) 消极因素
(三) 其他不稳定因素
四、 新世纪中俄关系的培育与深化
(一) 统一认识,制定对俄合作长期战略规划
(二) 建立机制,探讨中俄经贸合作的新领域
(三) 反对外来干涉,努力消除“中国威胁论”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利益集团及其在中俄关系中的作用[J]. 周汝江. 东北亚论坛. 2003(04)
[2]快车道上的中俄关系——写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两周年前夕[J]. 赵鸣文. 瞭望新闻周刊. 2003(28)
[3]普京改革的政治空间[J].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03(01)
[4]安全两难与中俄关系[J]. 姜毅.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5)
[5]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中国和美国[J]. 赵华胜. 现代国际关系. 2002(09)
[6]苏联的解体与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J]. 郑羽.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4)
[7]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关系的制约因素分析[J]. 于国政.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4)
[8]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 李静杰. 俄罗斯研究. 2002(02)
[9]进入新世纪的中俄关系[J]. 张崇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11)
[10]从政治层面看演变中的中俄关系[J]. 陈爱茹. 西伯利亚研究. 2001(03)
本文编号:305810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 俄奉行向西方“一边倒”政策,中俄关系缓步发展
(二) 俄美结束“蜜月期”,中俄关系稳步向前推进
(三) 中俄进行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基础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及特点
(三) 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意义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 积极因素
(二) 消极因素
(三) 其他不稳定因素
四、 新世纪中俄关系的培育与深化
(一) 统一认识,制定对俄合作长期战略规划
(二) 建立机制,探讨中俄经贸合作的新领域
(三) 反对外来干涉,努力消除“中国威胁论”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利益集团及其在中俄关系中的作用[J]. 周汝江. 东北亚论坛. 2003(04)
[2]快车道上的中俄关系——写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两周年前夕[J]. 赵鸣文. 瞭望新闻周刊. 2003(28)
[3]普京改革的政治空间[J].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03(01)
[4]安全两难与中俄关系[J]. 姜毅.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5)
[5]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中国和美国[J]. 赵华胜. 现代国际关系. 2002(09)
[6]苏联的解体与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J]. 郑羽.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4)
[7]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关系的制约因素分析[J]. 于国政.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4)
[8]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 李静杰. 俄罗斯研究. 2002(02)
[9]进入新世纪的中俄关系[J]. 张崇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11)
[10]从政治层面看演变中的中俄关系[J]. 陈爱茹. 西伯利亚研究. 2001(03)
本文编号:3058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5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