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摩擦的国际规则之争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6-27 10:14
中美之争是全球治理陷入当前困境的外在表现。全球化发展至今,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全球治理最大的困扰,如何在全球权力结构变化之下调整治理思路、模式以应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具有跨界特征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现有的全球治理具备了奥兰·扬所提出的国际制度变迁的内部矛盾、权力结构变化、外部压力等要素,已处于明显变革之中。与全球治理并行推进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以新型伙伴关系合作、多元化等核心理念获得了全球最大范围的支持,并由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而承载着全球治理的责任。"2030议程"在理念普适性和目标务实性方面的优势,为全球治理以可持续治理为新内涵实现理念的转换和相关实践提供了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主导力量不足以及公共产品匮乏的现状,将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落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相关国家、地区的有效发展和治理。①中国在主动提供治理公共产品的同时,不断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多方参与分享的创新理念提高相关国家的参与能力,为国际可持续治理培育和储备支...
【文章来源】:东北亚论坛. 2020,2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规则(1)之争与全球治理的困境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规则之争
1. 价值观之争:美国优先与合作共赢
2. 合作方式之争: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二)中美规则之争的全球治理困境
1. 内部矛盾——全球治理主导者美国的表落
2. 权力结构变化——新兴经济体挑战
3. 外部压力——治理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二、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新型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全球治理理念转型
(二)以多元化推动全球治理机制顺利转型
(三)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中逐步实现全球治理改革
三、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
1. 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
2. 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统一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1. 求同存异,化解内部矛盾——充分尊重和对接现有国际规则
2. 面对现实,迎接格局变化——努力助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3. 努力担当,消除外部压力——探索全球可持续治理的改革之路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规则到秩序——国际制度竞争的逻辑[J]. 李巍,罗仪馥.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4)
[2]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的角色[J]. 卢静. 当代世界. 2019(04)
[3]国际格局新型两极共生关系论析[J]. 刘胜湘,叶圣萱. 东北亚论坛. 2019(02)
[4]美国经贸单边主义:形式、动因与法律应对[J]. 孙南翔. 环球法律评论. 2019(01)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析[J]. 吴志成,吴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3)
[6]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中国角色与世界作用[J]. 胡鞍钢,王蔚. 学术界. 2017(03)
[7]中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机遇和挑战[J]. 薛澜,翁凌飞. 中国软科学. 2017(01)
[8]国际体系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经济外交运行的“平衡术”视角[J]. 孙灿,洪邮生.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6)
[9]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J]. 张宇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09)
[10]G20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J]. 张春. 国际展望. 2016(04)
本文编号:3252655
【文章来源】:东北亚论坛. 2020,2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规则(1)之争与全球治理的困境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规则之争
1. 价值观之争:美国优先与合作共赢
2. 合作方式之争: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二)中美规则之争的全球治理困境
1. 内部矛盾——全球治理主导者美国的表落
2. 权力结构变化——新兴经济体挑战
3. 外部压力——治理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二、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以新型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全球治理理念转型
(二)以多元化推动全球治理机制顺利转型
(三)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中逐步实现全球治理改革
三、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倡议
1. 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
2. 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统一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1. 求同存异,化解内部矛盾——充分尊重和对接现有国际规则
2. 面对现实,迎接格局变化——努力助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3. 努力担当,消除外部压力——探索全球可持续治理的改革之路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规则到秩序——国际制度竞争的逻辑[J]. 李巍,罗仪馥.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04)
[2]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的角色[J]. 卢静. 当代世界. 2019(04)
[3]国际格局新型两极共生关系论析[J]. 刘胜湘,叶圣萱. 东北亚论坛. 2019(02)
[4]美国经贸单边主义:形式、动因与法律应对[J]. 孙南翔. 环球法律评论. 2019(01)
[5]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析[J]. 吴志成,吴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3)
[6]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中国角色与世界作用[J]. 胡鞍钢,王蔚. 学术界. 2017(03)
[7]中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机遇和挑战[J]. 薛澜,翁凌飞. 中国软科学. 2017(01)
[8]国际体系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经济外交运行的“平衡术”视角[J]. 孙灿,洪邮生.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6)
[9]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J]. 张宇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09)
[10]G20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J]. 张春. 国际展望. 2016(04)
本文编号:3252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25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