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成因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1-09-22 03:43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作为第五维空间,已经成为继海洋、陆地、天空和外太空之后,大国博弈的新战场。相对于其他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具有更强的虚拟性和相容性。作为世界国际关系最纷繁复杂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地区任何一个领域的冲突与合作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网络空间治理同样如此。在东北亚地区,随着自身相对实力的下降,美国开始重新施行“收缩战略”,要求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随着网络空间与其它空间融合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替、传统地缘政治理论被传承和创新的新局面,衍生出“谁能主导制网权,谁就能主导世界”的新论断,网络安全目标也从网络反恐升级为多领域的网络安全,东北亚地区大国在网络空间博弈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东北亚地区国家,中国如何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在东北亚网络空间扮演起符合自身定位的角色,已成为开展特色大国外交,发挥对国际事务建议性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引入网络地缘政治的概念,提出网络地缘政治的核心议题是“网权论”,主要研究的是国际行为主体如何将网络资源转...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选题意义
0.3 研究现状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难点和不足
1.网络地缘政治概念
1.1 网络地缘政治概念界定
1.1.1 网络地缘政治出现
1.1.2 网络地缘政治定义
1.2 网络地缘政治的理论主张
1.2.1 网络地缘政治的基础
1.2.2 网络地缘政治研究议题
1.3 网络地缘政治的理论主张
1.3.1 传统地缘政治特征
1.3.2 网络地缘政治特征
2.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形成动因
2.1 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产生原因
2.1.1 传统地缘的影响
2.1.2 后现代地缘政治的发展
2.2 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发展
2.2.1 网络地缘事件频发
2.2.2 网络资源存在差异化
2.2.3 网络治理机制缺失
2.3 东北网络地缘政治制约因素
2.3.1 传统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2.3.2 域内国家博弈的制约
2.3.3 信任缺失造成安全困境
3.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发展展望
3.1 网络地缘政治趋于显性化
3.1.1 冷战思维延续
3.1.2 大国战略调整
3.2 互联网治理趋于制度化
3.2.1 互联网治理机制变化
3.2.2 国家角色变化
3.3 网络安全趋于复杂化
3.3.1 延续网络安全困境的可能性
3.3.2 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
4.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 周建青.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9)
[2]责任转移视域下的全球化转型与中国战略选择[J]. 王帆.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8)
[3]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J]. 张龙,周杨,施群山,罗向阳,赵海鹏. 信息安全学报. 2018(04)
[4]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政策调整特点分析[J]. 张腾军. 国际观察. 2018(03)
[5]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政策走向评估——基于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分析[J]. 吕晶华,宋勉.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04)
[6]网络地缘政治:中美关系分析的新视角[J]. 蔡翠红. 国际政治研究. 2018(01)
[7]网络空间的攻防平衡与网络威慑的构建[J]. 沈逸,江天骄.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2)
[8]作为一种大战略理论的地理政治学[J]. 吴征宇. 史学月刊. 2018(02)
[9]美国战略威慑体系的调整与中美战略稳定性[J]. 罗曦. 国际关系研究. 2017(06)
[10]特朗普政府执政初期美国网络安全政策新趋势和启示[J]. 王超. 网络空间安全. 2017(Z5)
本文编号:3403071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选题意义
0.3 研究现状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难点和不足
1.网络地缘政治概念
1.1 网络地缘政治概念界定
1.1.1 网络地缘政治出现
1.1.2 网络地缘政治定义
1.2 网络地缘政治的理论主张
1.2.1 网络地缘政治的基础
1.2.2 网络地缘政治研究议题
1.3 网络地缘政治的理论主张
1.3.1 传统地缘政治特征
1.3.2 网络地缘政治特征
2.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形成动因
2.1 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产生原因
2.1.1 传统地缘的影响
2.1.2 后现代地缘政治的发展
2.2 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发展
2.2.1 网络地缘事件频发
2.2.2 网络资源存在差异化
2.2.3 网络治理机制缺失
2.3 东北网络地缘政治制约因素
2.3.1 传统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2.3.2 域内国家博弈的制约
2.3.3 信任缺失造成安全困境
3.东北亚网络地缘政治发展展望
3.1 网络地缘政治趋于显性化
3.1.1 冷战思维延续
3.1.2 大国战略调整
3.2 互联网治理趋于制度化
3.2.1 互联网治理机制变化
3.2.2 国家角色变化
3.3 网络安全趋于复杂化
3.3.1 延续网络安全困境的可能性
3.3.2 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
4.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 周建青.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9)
[2]责任转移视域下的全球化转型与中国战略选择[J]. 王帆.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8)
[3]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J]. 张龙,周杨,施群山,罗向阳,赵海鹏. 信息安全学报. 2018(04)
[4]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政策调整特点分析[J]. 张腾军. 国际观察. 2018(03)
[5]特朗普政府网络安全政策走向评估——基于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分析[J]. 吕晶华,宋勉.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8(04)
[6]网络地缘政治:中美关系分析的新视角[J]. 蔡翠红. 国际政治研究. 2018(01)
[7]网络空间的攻防平衡与网络威慑的构建[J]. 沈逸,江天骄.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2)
[8]作为一种大战略理论的地理政治学[J]. 吴征宇. 史学月刊. 2018(02)
[9]美国战略威慑体系的调整与中美战略稳定性[J]. 罗曦. 国际关系研究. 2017(06)
[10]特朗普政府执政初期美国网络安全政策新趋势和启示[J]. 王超. 网络空间安全. 2017(Z5)
本文编号:3403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030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