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内政治逻辑

发布时间:2021-10-07 15:14
  近年来,伯罗奔尼撒战争因"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提出而再度风靡。当前关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讨论往往简化了从和平到战争的过程,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古典史依据。从和平到战争的过程通常是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危机视角下的过程机制研究是有关"修昔底德陷阱"讨论的主要薄弱环节,现有强调"恐惧"和"同盟"的主流解释机制都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逻辑或史实问题。在危机研究的视角下,对于从希波战争后的雅典复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之间的"五十年危机"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危机背景性因素形成、偶然性危机、派生性危机、敌意合理化危机和边缘政策危机五个阶段。雅典在希波战争中的崛起催生了雅典和斯巴达城邦内部强硬派的先后形成。伊庇丹努事件作为偶然性危机重新激活了被《三十年和约》暂时冻结的两国国内强硬派与温和派的角力,以致危机一再升级导致大战爆发。在危机的各个阶段,雅典和斯巴达内部强硬派与温和派在城邦内外政治互动过程中的势力消长是影响各个时期两强关系走向的主要因素。危机下的国内政治动能是"修昔底德陷阱"过程机制研究的理论增长点。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恐惧”抑或“被牵连”:既有解释及其问题
三 危机爆发前的雅典与斯巴达:国内政治动能的形成
    (一)从雅典崛起到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国内强硬派的崛起
    (二)休战:强硬派受挫与两个现状国家的形成
四 危机的来临与转型:国内政治动能推动下的对抗升级
    (一)偶然性危机阶段(公元前436年—公元前435年)
    (二)派生性危机阶段(公元前435年—公元前433年)
    (三)敌意合理化危机阶段(公元前433年—公元前432年)
    (四)边缘政策危机阶段(公元前432年—公元前431年)
五 结论



本文编号:3422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22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