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发布时间:2021-12-30 05:38
  气候变化知识的不断深化和积累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邀请全球有代表性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评估国际上正式发表的文献,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进展的最新认识结论。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统计中国在气候变化十大重要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和影响力、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以及中国大陆引文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贡献,分析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的贡献与局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大多数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已居全球第二或第三位,但在海洋与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论文量明显落后;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气候变化科技成果的各类影响力指标明显偏低;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参与IPCC评估工作,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但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大陆引文的角度看,中国贡献仍整体偏弱,中国大陆引文的贡献呈领域分布不均衡,优势领域少,成果影响面窄的特点。与科学基础领域相比,中国在影响和适应、减缓和国际合作领域的科学贡献更弱,对全球视角关注不够,但中国大陆引文...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30(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2000—2018年中、美、英三国在十个气候变化领域的SCI和SSCI论文量及中国CAJD论文量对比图

趋势图,论文量,气候变化,领域


图1 2000—2018年中、美、英三国在十个气候变化领域的SCI和SSCI论文量及中国CAJD论文量对比图三个国家对比看,美国的科研领先地位始终无法撼动。中国2013年以来论文发表势头表现强劲,近3~5年在多个领域的论文量超过了英国,但在海洋与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治理三个领域的论文量始终落后,不过在这三个领域的论文量上升趋势近年亦明显加快。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2000—2018年中、美、英三国在十个气候变化领域的SCI和SSCI论文影响力指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科学评估与全球治理博弈的中国启示[J]. 张永香,巢清尘,李婧华,黄磊,周波涛.  科学通报. 2018(23)
[2]国际气候变化科学和评估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启示[J]. 巢清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8)
[3]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影响及后续作为[J]. 肖兰兰.  国际展望. 2016(02)
[4]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中国引文计量分析[J]. 李婧华,吴灿,郑秋红.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5)
[5]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中国引文计量分析[J]. 郑秋红,王小玲,吴灿,李婧华,徐雨晴.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3)
[6]中国的声音在提高——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的文献计量分析[J]. 吴灿,贾朋群.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1)



本文编号:3557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57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