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现状和中期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2-01-02 03:55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目前处于自建交以来的最好时期。与其它大国关系相比,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自身的特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源自双方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识。美国强势挤压下的共同的战略需求、地缘政治因素和安全利益的需要、双方完成国内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及中俄处理相互关系新观念一致构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的现实基础。但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中俄关系的根基含有脆弱的一面;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有一定市场;中俄经贸关系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法律基础比较牢固;两国政府的政治互信度较高;两国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联盟的历史经验;两国的交往抛弃了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美国的影响长而有限,这些决定了中俄关系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有10-15年的稳定发展期。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中俄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1.1 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1.1 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不结盟、不对抗、睦邻友好的互利合作关系
1.1.2 面向21 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1.1.3 平等信任、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2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性质、内涵和特点
1.3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
2 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2.1 全球层面:美国强势挤压下的共同的战略需求
2.2 地区层面:地缘政治因素和安全利益的需求
2.3 双方完成国内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4 中俄处理相互关系新观念的一致性
3 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确定因素
3.1 中俄关系的根基隐含有脆弱性的一面
3.1.1 俄罗斯帝国情结挥之不去
3.1.2 历史痛点:近代以来中俄关系呈非对称性,中苏关系大起大落
3.1.3 大国关系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3.2 “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有一定市场
3.3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4 中俄关系的中期发展前景:对未来10-15 年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判断
4.1 中俄关系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4.2 中俄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4.3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少还有10-15 年的稳定发展期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J]. 许志新,张红侠.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10)
[2]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国际因素[J]. 邱伟,武广震. 学习月刊. 2005(07)
[3]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外交[J]. 张剑荆. 南风窗. 2005(14)
[4]普京政府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特点及影响[J]. 王晓泉. 当代亚太. 2005(04)
[5]中俄关系顺利发展及其影响[J]. 陈新明. 国际问题研究. 2005(02)
[6]珍惜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J]. 高中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02)
[7]论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与中俄关系中的油气因素[J]. 李兴.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02)
[8]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J]. 夏义善.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01)
[9]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J]. 赵华胜.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01)
[10]对近期中俄关系的几点分析[J]. 邢广程.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563422
【文章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中俄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1.1 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1.1 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不结盟、不对抗、睦邻友好的互利合作关系
1.1.2 面向21 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1.1.3 平等信任、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2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性质、内涵和特点
1.3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
2 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2.1 全球层面:美国强势挤压下的共同的战略需求
2.2 地区层面:地缘政治因素和安全利益的需求
2.3 双方完成国内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4 中俄处理相互关系新观念的一致性
3 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确定因素
3.1 中俄关系的根基隐含有脆弱性的一面
3.1.1 俄罗斯帝国情结挥之不去
3.1.2 历史痛点:近代以来中俄关系呈非对称性,中苏关系大起大落
3.1.3 大国关系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3.2 “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有一定市场
3.3 中俄经贸关系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4 中俄关系的中期发展前景:对未来10-15 年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判断
4.1 中俄关系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4.2 中俄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4.3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少还有10-15 年的稳定发展期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J]. 许志新,张红侠.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10)
[2]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国际因素[J]. 邱伟,武广震. 学习月刊. 2005(07)
[3]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外交[J]. 张剑荆. 南风窗. 2005(14)
[4]普京政府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特点及影响[J]. 王晓泉. 当代亚太. 2005(04)
[5]中俄关系顺利发展及其影响[J]. 陈新明. 国际问题研究. 2005(02)
[6]珍惜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J]. 高中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02)
[7]论俄罗斯的能源外交与中俄关系中的油气因素[J]. 李兴.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02)
[8]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J]. 夏义善.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01)
[9]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J]. 赵华胜.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01)
[10]对近期中俄关系的几点分析[J]. 邢广程.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563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6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