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与中国的回应性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2-01-14 10:43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职能的核心机构,其地位和作用在冷战后得到了提升。但是,冷战之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得到加速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新兴经济大国和地区大国崛起,中小国家的作用增强。安理会,作为建立在“雅尔塔体制”之下的联合国的现行体制之一,其旧的权力结构受到了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的冲击,因此对安理会的改革势在必行。早从1979年开始,就不断有国家提出改革安理会的提案,冷战结束以来,更是将安理会改革提上日程。在2005年9月召开的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上各个国家纷纷提出关于联合国改革的方案,但是至今却未有一个方案能够得到联合国三分之二会员国以上的赞成。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在顺应联合国改革的趋势,积极主动地参与联合国改革的同时,应促进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充分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使安理会的改革充分体现中小国家的利益,为联合国改革和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安理会改革的背景
(一) 安理会改革的原因探寻
1. 客观必然性
2. 主观必要性
(二) 安理会改革的动议历程
1. 安理会改革的提出
2. 安理会改革的激化
二、安理会改革的方案
(一) 改革的焦点所在
1. 常任理事国问题
2. 否决权问题
3. 工作程序问题
(二) 改革的势力阵营
1. “五常”
2. “四国联盟”
3. “咖啡俱乐部”
4. 联合国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 改革的方案概览
1. “名人小组报告”出台之前的方案
2. “名人小组”方案及其之后的方案
(四) 改革的博弈现状
三、中国回应性战略选择
(一) 中国的战略基点与应有态度
1. 中国应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2. 中国应该在安理会改革上有所作为
(二) 中国的原则立场与大义诉求
1. 地域公平原则
2. 效率原则
3. 协商一致原则
(三) 中国的选择取向与具体主张
1. 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
2. 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3. 安理会改革应体现妥协精神维护团结
4. 安理会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5. 反对四国提案
6. “新常”否决权问题应由“五常”一致决定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安理会改革及其方案的比较分析[J]. 李东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11)
[2]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J]. 江忆恩,肖欢容.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08)
[3]论联合国改革与联合国的未来[J]. 钱文荣.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03)
[4]《国际问题研究》1991年第1期—第4期目录分类索引[J]. 国际问题研究. 1991(04)
本文编号:3588361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安理会改革的背景
(一) 安理会改革的原因探寻
1. 客观必然性
2. 主观必要性
(二) 安理会改革的动议历程
1. 安理会改革的提出
2. 安理会改革的激化
二、安理会改革的方案
(一) 改革的焦点所在
1. 常任理事国问题
2. 否决权问题
3. 工作程序问题
(二) 改革的势力阵营
1. “五常”
2. “四国联盟”
3. “咖啡俱乐部”
4. 联合国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 改革的方案概览
1. “名人小组报告”出台之前的方案
2. “名人小组”方案及其之后的方案
(四) 改革的博弈现状
三、中国回应性战略选择
(一) 中国的战略基点与应有态度
1. 中国应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2. 中国应该在安理会改革上有所作为
(二) 中国的原则立场与大义诉求
1. 地域公平原则
2. 效率原则
3. 协商一致原则
(三) 中国的选择取向与具体主张
1. 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
2. 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3. 安理会改革应体现妥协精神维护团结
4. 安理会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5. 反对四国提案
6. “新常”否决权问题应由“五常”一致决定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安理会改革及其方案的比较分析[J]. 李东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11)
[2]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J]. 江忆恩,肖欢容.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08)
[3]论联合国改革与联合国的未来[J]. 钱文荣.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03)
[4]《国际问题研究》1991年第1期—第4期目录分类索引[J]. 国际问题研究. 1991(04)
本文编号:3588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883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