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洞朗对峙中的错误认知与危机缓和

发布时间:2022-10-22 19:57
  本文认为,当前危机谈判研究过于侧重错误认知带来的异常状态,即错误认知易导致危机升级,但是错误认知与危机谈判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线性的,在特定条件下错误认知反而有助于危机缓和。面对错误认知的定义和操作化挑战,本文尝试区分了错误认知的来源与错误认知本身,同时提出,判断错误认知的标准在于领导人决策时使用的信息与当时可以合理掌握的信息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错误认知分为两类:无意识错误认知与认知能力有关,是行为主体有充分信息但未能做出正确解读;有意识错误认知与认知意愿有关,是行为主体有充分信息但选择偏离正确解读,行为主体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解读是错的。本文分析认为,无意识错误认知导致2017年洞朗危机的发生,表现在印度从进攻性现实主义思维模式的角度看待中方的防御行为,错误估计了中方的实力和意图,中方则更多地是从防御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边默契思维。危机谈判过程中,中印双方对相对实力的认知逐渐清晰并达成交集,但根据可以合理获得的信息显示,危机结束时刻中印对彼此的威胁认知仍是十分负面的,并不如危机缓和这一动作所应该体现的威胁感减弱。中印在危机缓和时的错误认知可以归为... 

【文章页数】:2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越国家利益——探寻对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知觉性解释[J]. 王栋.  美国研究. 2001(03)
[2]单边默契、信号表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尹继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09)
[3]从印度的心态看洞朗事件[J]. 孟庆龙.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05)
[4]单边默契、权力非对称与中印边界战争的起源[J]. 尹继武.  当代亚太. 2016(05)
[5]洞朗冲突之后中印关系将长期在摩擦中发展[J]. 赵玙佳.  国际政治科学. 2017(04)
[6]洞朗地区对峙事件的前因后果[J]. 叶海林.  时事报告. 2017(09)
[7]国内观众成本与印度国际危机谈判行为[J]. 谢超.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6(06)
[8]洞朗对峙危机与中印关系的未来[J]. 胡仕胜.  现代国际关系. 2017(11)
[9]三大分歧困扰中印关系[J]. 林民旺.  世界知识. 2017(24)
[10]中国崛起与次要战略方向挑战的应对——以洞朗事件后的中印关系为例[J]. 叶海林.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8(04)



本文编号:3696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96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