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2-10-31 19:19
  仅仅从一个层次探讨国家身份形成所产生的理论,要么是体系理论,要么是外交政策理论,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身份理论。国家身份理论的结构—单元模式,着重考虑了结构和单元以及它们的互动对国家身份的塑造,简化了与国家身份建构相关的因素。因此,这一理论模式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身份理论模式,也是较简约的理论模式。 在将这一模式用于解释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平、发展与合作等国际体系层次的文化结构,有助于塑造中国合作型的战略文化。而抱持这一战略文化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可以破除不利于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上升的陈旧理念,可以破解中国在和平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难题。同时,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实践也引起了中国观念的深刻变化。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则是这些变化的国内基础。 但是,在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负责任大国身份与主权国家身份,以及与发展中国家身份始终是两对相互矛盾的身份。所以,只有解决了它们的矛盾,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才能建构起来。 如果负责任大国的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家利益,那么,这种...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
第一章 国家身份理论
    一、国家身份理论研究述评
    二、国家身份理论的结构—单元模式
第二章 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一、国际体系观念结构与国家身份
    二、国际制度与国家身份
    三、战略文化与国家身份
    四、国内政治结构与国家身份
第三章 中国国家身份的内在矛盾与解决
    一、主权国家身份与负责任大国身份的矛盾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与负责任大国身份的矛盾
    三、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
第四章 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
    一、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行为的两种理论模式
    二、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和谐世界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J]. 郑启荣,孙洁琬.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04)
[2]多边外交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重新认识多边外交[J]. 吴建民.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04)
[3]战略文化与国家行为——江忆恩战略文化理论述评[J]. 李晓燕.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07)
[4]冷战后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J]. 李宝俊,徐正源.  教学与研究. 2006(01)
[5]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互动关系新探[J]. 李杰豪.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06)
[6]加强中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研究[J]. 方长平.  教学与研究. 2005(11)
[7]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J]. 秦亚青,朱立群.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5)
[8]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 秦亚青.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3)
[9]中国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和平内涵——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建构主义分析[J]. 夏建平.  社会主义研究. 2005(01)
[10]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一种建构主义分析[J]. 周宝根.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02)



本文编号:3699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99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