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突”恐怖势力个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评析
本文关键词:“东突”恐怖势力个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恐怖分子的个体因素在恐怖犯罪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东突"恐怖分子的个体特征对中国新疆所发生的暴力恐怖犯罪有很大影响。这些个体特征包括"东突"分子的个人年龄、文化水平、性别特征等。通过分析中国公安部认定的三批"东突"分子和2013年国内法院所审理的"东突"恐怖案件,可看出"东突"恐怖势力的个人特征及其对恐怖活动的影响,并能观察未来"东突"恐怖势力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东突” 恐怖势力 个体特征 发展趋势
【基金】: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71240025) 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0—0970) 2013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资助项目《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2013M532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15.5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暴力恐怖犯罪事件具有很强的个体特征,恐怖事件的制造者大部分是心理不成熟、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青年男性,且大多出生于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家庭。他们因对现状不满,并相信以个人的能力能改变现状,因而经常从事极端活动甚至暴力恐怖犯罪。简言之,年纪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碧爽;;女性犯罪的个体原因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2 古丽燕;;新时期“东突”恐怖活动新动向及对策研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永平;;简论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的互动关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0期
2 赵冉;;从犯罪被害人视角看“艳照门”事件发生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3 田冰;;转型期我国犯罪控制的困境及出路[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杨向华;;论犯罪被害人的过错[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柴瑞;周锋;;浅谈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6 张二军;;安全生产事故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7 杨恒毅;王媛;;消极内向型性格致罪机制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周丰华;;女性暴力犯罪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30期
9 陈劲松;潘娟;伍淑;;近20年中国女性犯罪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6期
10 张功;;“因果关系”犯罪形成说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文红;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云涛;死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吕新建;危险个人的法律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华;论信访制度对刑事司法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默;海盗犯罪控制视野下的区域维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柴瑞;侦查视角下的犯罪心理画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付蓉蓉;治安防范的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薛俊巧;被害人角度的犯罪预防[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李欣;被害人过错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玉婷;女性被害人心理及被害防范对策[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8 杨向华;论被害人过错对定罪量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曹伟;赌博犯罪侦查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林欣;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涉枪涉毒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其侦防体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颖;;试论女性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控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2 文琴;;现代女性犯罪剖析及预防控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兆玺,秦世梅,陈修哲,吕晓敏,薛继芳,郝维德,刘丙伦,满昌华,张志华;在监女犯MMPI测试对照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1期
4 吴海燕;;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先伟;“东突”恐怖势力的活动特点及其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任柯;打击“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组成部分[J];国家安全通讯;2002年03期
3 王英强;中美将联手打击“东突”恐怖势力[J];国家安全通讯;2002年11期
4 李琪;打击“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反恐怖斗争的组成部分[J];新疆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5 刘潇潇;“东突”恐怖主义与中国政府对策[J];学术探索;2004年10期
6 张运德;论“东突”恐怖主义本质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冯跃民;东突恐怖势力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谢卫东,王亚丽;“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J];国际论坛;2002年05期
9 王言彬,郭立;恐怖“东突”大揭秘—— “东突”恐怖活动在新疆的罪行[J];w
本文编号:387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8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