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
本文关键词: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除了全球权力结构冲突之外,中关之间还因为第三方的介入,产生了一种间接性结构冲突:一方对第三方负有某种安全义务,而另一方却与第三方存在安全利益冲突,在第三方议题上本来没有直接矛盾的中关双方因此可能发生冲突。相较直接冲突而言,这种冲突结构面临的变数更多,更难管控。它不但增加了中美间发生偶发性冲突的概率,更重要的是使得中关结构性紧张关系更加僵硬与持久化,并可能被第三方拖入一场重大冲突之中。要有效管控这种间接性结构冲突,就必须根据其发生的路径,分别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结构层面的管控,即中美通过"隔离"战略避免结构性的权利义务冲突;二是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式加强对第三方变量的管控,使其对中美关系的干扰最小化。在管控冲突的过程中,关键是中美均应意识到这种冲突的危害性,抑制自己利用第三方牵制对方的危险企图,而第三方也应该在中美间奉行更加平衡、中立而非选边站的政策。在东亚,引发中美间接性结构冲突的第三方因素众多,而菲律宾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冲突管控 东亚安全 第三方 菲律宾
【基金】: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美东亚冲突管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GJ05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7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根据核平衡论、相互依存论等一些观点’中美冲突并非不可避免。即使是在中国的安全利益与力量聚集的周边地区,一些学者也坚持,“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高”。?但是,关于中美冲突的研究却一直不断,?近兀年来对于中美走向冲突的担忧也在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郄清良;小国大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纵横;2005年01期
2 卢姝杏;;新加坡的外交原则及其对华政策(1990—2010)[J];东南亚研究;2011年05期
3 张培锋;析乌克兰的平衡外交[J];今日东欧中亚;1997年06期
4 刘俊波;;冲突管理理论初探[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5 罗纳德·塔门;亚采克·库格勒;陈琪;吴文成;;权力转移与中美冲突[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3期
6 韦长伟;;冲突化解中的第三方干预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7 陈庆鸿;;菲律宾军事现代化及其前景[J];国际资料信息;2012年08期
8 谢晓光;岳鹏;;小国挑战大国的原因与策略[J];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04期
9 鞠海龙;;中菲海上安全关系的突变及其原因与影响[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06期
10 朱锋;;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伟;;论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J];东北亚论坛;2011年04期
2 罗小军;;“同舟共济”与适应性变革:经济增长、权力转移及中美关系[J];当代亚太;2009年04期
3 张晓慧;肖斌;;地区安全主义视野中的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4期
4 杜幼康;;权力转移理论质疑——以新兴大国中印崛起为视角[J];国际观察;2011年06期
5 韦宗友;;解读修正主义国家:概念、指标及涵义[J];国际论坛;2006年02期
6 胡志丁;吴殿廷;;次区域合作均衡及其政策含义——一个博弈论的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10期
7 韦长伟;;冲突化解中的第三方干预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8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在中美权力与信任之间[J];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9 袁伟华;;中国是修正主义国家吗?[J];国际展望;2012年06期
10 丁媛;;国家核心利益与亚太“小国”外交战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2年
3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6 曾晓祥;冲突管理与东盟地区规范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兆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冲突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徐咏梅;东盟主导东亚经济合作原因、问题与趋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聂宏毅;中国与陆地邻国领土争端问题研究(1949-2007)[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曲恩道;美国南中国海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彦;国际学校的校车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硕;“汪辜会谈”中的新加坡作用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5 郭晓端;冷战后美国的新加坡战略分析(1990—2010)[D];外交学院;2011年
6 原晋婧;中国的“镶边外交”构想及其实践[D];外交学院;2011年
7 王文学;论李光耀时期(1965-1990)新加坡的实用主义外交[D];外交学院;2011年
8 许妍;中美两国媒体对胡锦涛访美报道分析(以2006年和2011年为例)[D];复旦大学;2011年
9 赵树维;新加坡民主转型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赵英梅;考古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利益相关方冲突管理[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曼;收复苏伊士运河前前后后——埃及前经济财政部长谈内幕[J];阿拉伯世界;1986年03期
2 林榕杰;;诸葛亮北伐目的新论——以多重战略目的及其实现程度为中心[J];东方论坛;2012年01期
3 曹云华;中新关系:新加坡小国务实外交的一个实例[J];东南亚研究;1991年02期
4 王帆;50年代初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及外交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刘俊波;;冲突管理理论初探[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6 滕建群;;中国建立信任措施的实践与展望[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7 周方银;;朝贡体制的均衡分析[J];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01期
8 张小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演变:模式与过程[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9 胡安琪;;2013年新加坡:政治、经济与外交[J];东南亚研究;2014年02期
10 刘少华;新加坡的“生存政策”与对外关系[J];世界历史;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显蓉;;我国转型期的公共信任建设[J];理论学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戚攻;;转型期公共信任与个体信任的结构冲突[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姚剑锋 王莹 新华社专稿;企业用工喜欢“快餐” 新毕业生没人爱“吃”[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征;AOP应用程序中的结构冲突问题解决框架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8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