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
本文关键词: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世界转型的深入、中国崛起的效应与美国衰落的焦虑促使中美关系进入关键时刻,其走向考验着两国精英的智慧。与114名美国权威人士的战略对话表明,在如何看待美国、中国、中美关系与世界的未来问题上,美国精英的基本观点是:美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挑战,为维系全球领导地位,美国进行大幅战略调整,以国内稳定发展和亚太主导地位为优先诉求,其战略重心从欧洲大西洋向亚洲太平洋倾斜,并将亚太战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对华战略遏制成分加重。有鉴于此,中国应以长远眼光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具体包括:清醒认识中美实力差距,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战略信任建设,努力消除误解和误判;清晰划定国家利益的底线,坚决维护核心利益,积极扩大共同利益;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妥善处理分歧;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强化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积极建立科学完备的中国国家战略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战略理论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关键词】: 国际战略 世界转型 中美关系
【分类号】:D50;D822.371.2
【正文快照】: 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以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打破僵局,促成了冷战的转折和双边关系的突破,书写了改变人类历史的新篇章。①40年来,中美两国既是世界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转型的主要推动者,中美关系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复合性(most complex)和挑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门洪华;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J];国际观察;2005年01期
2 门洪华;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门洪华;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J];美国研究;2005年03期
2 孙晓玲;“霸权稳定论”与中国新安全观:一种比较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乾坤;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2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4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5 于海峰;丘吉尔大战略思想研究:驾驭暴力与激情的战略/政治领导艺术[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红军;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安全观及其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启示[D];河南大学;2004年
2 朴秀英;冷战结束后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日本安全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石贤泽;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晓泉;影响美国台海政策之诸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冯速;冷战后美国大战略下的东亚政策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伟;合法性:冷战后美国霸权护持战略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邹桂英;小布什对华政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解读[D];兰州大学;2007年
8 朱丽;中美安全观:差异及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虹;共享增长: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5期
2 门洪华;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J];美国研究;2001年01期
3 门洪华,黄海莉;应对国家失败的补救措施——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J];美国研究;2004年01期
4 门洪华;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太平洋学报;2004年02期
5 章百家;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键;;对“世界转型”论的商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8期
2 安秀伟;;论中国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的理念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李永宁;;与K.Ebermann博士对话中东局势[J];战略决策研究;2011年04期
4 唐见端;;为重大决策贡献智慧——“中外智库与外交政策”研讨会侧记[J];公关世界;2009年02期
5 石洪涛;;中国的“马六甲困局”[J];山西青年;2011年06期
6 吴立斌;;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J];决策与信息;2011年08期
7 陈迎春;;战略边疆:助推中国和平发展的切入点[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8 于春江;;“中心”必然导致“霸权”?——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一种中国式回应[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9 贾春辉;;现实主义外交的斡旋——浅析1969—1972年尼克松主义下的对台政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航琛;;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市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等举行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肖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的形成及其跨世纪的特点[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燕;;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牛海彬;;巴西国际战略的初步评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5 张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张玉良;王羽;;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与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7 沈航琛;;反恐怖斗争与世界战略格局——市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等举行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鲍世奋;;“9·11”后的世界战略形势——市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举行年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杨洁勉;;试论新中国外交理念发展和战略定位变化[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10 马驰;;毛泽东与战后中美苏关系[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恬;美国发布首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杨明 通讯员 曾耀东;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揭牌[N];广州日报;2009年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崔立如;崔立如: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N];文汇报;2011年
4 李殿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N];人民日报;2011年
5 小莉;市领导会见新加坡客人[N];常州日报;2010年
6 李少军;国际战略的理论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缉思;关于构筑国际战略的几点看法[N];东方早报;2008年
8 黄德志;洞察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梁强;中国履行大国责任 六方会谈应该继续[N];财经时报;2006年
10 赵忆宁;日本需要长期国际战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谦;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孙午生;普京的社会发展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4 孙洪魁;东北亚格局与我国战略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锐;东亚体系转型与中国大战略[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何东;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主义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刘斌;新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张丽;中美敌对关系的形成(1949-1953)[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琮聪;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演变的规律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10年
2 程瑞;基于霸权目标的美国国际战略调整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贺艳青;“文革”前十年毛泽东国际战略中的第三世界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谢东;国际战略环境与国际战略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狄良川;论邓小平外交思想在我国国际战略中的应用与发展[D];宁夏大学;2005年
6 李龙强;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殷明明;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中的新安全观及其外交实践[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玉涛;维和行动在国际战略中的利益价值[D];吉林大学;2005年
9 崔道伟;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对当代中国国际战略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张嵘;邓小平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4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