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战略与中美关系

发布时间:2017-07-04 12:23

  本文关键词: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战略与中美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奥巴马政府 巧实力战略 中美关系


【摘要】:奥巴马政府巧实力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战略的实质,是把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起来,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所谓"世界领导地位"。奥巴马政府将这一战略运用于中美关系,"软""硬"兼施,交替运用,导致了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我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要根据奥巴马政府巧实力战略的实质和手法,巧妙地加以应对。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 巧实力战略 中美关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招标课题“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战略”(项目编号:07JZD000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871.2
【正文快照】: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在对外关系中提出了与其前任不同的外交战略,即“巧实力”战略。巧实力战略最早源于美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巧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珊尼·诺瑟(SuzanneNossel)在2004年的《外交》杂志中发表的一篇题为“巧实力”的论文中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华;黄凤龙;;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架构[J];求索;2009年04期

2 金灿荣;刘世强;;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J];美国研究;2009年04期

3 梁宝卫;付红红;;美国奥巴马政府东亚政策(2009~2010)评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2期

4 张颖;;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走向[J];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02期

5 胡明远;;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展望[J];学理论;2009年04期

6 李侃如;许安结;;美中关系展望[J];美国研究;2009年02期

7 陈积敏;;美国对华战略认知的演变与中美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袁征;;试析未来美国对外政策的走向[J];和平与发展;2009年02期

9 钱皓;;奥巴马政府“绿色新政”与中美关系——从《京都议定书》到后《京都议定书》[J];国际观察;2010年04期

10 王志军;夏炎;;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前瞻性分析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解读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大局思想[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2 杨吉平;;权力转移与20世纪的英美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启示[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袁盈;;论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邓小平的对美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倪世雄;潜旭明;;中美关系60年:回顾、启示、展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苗建寅;;抗战时期宋庆龄对中美关系的推动和发展[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6 国机;;回顾与展望中美关系——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迎丽;;从遏制走向合作:冷战后的中美不扩散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8 李鹏;;中美关系战略新定位下的台湾问题[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9 国机;;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召开专题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国机;;中美关系双方磨合期尚未结束——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组织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王宇新;双赢与对抗:中美关系的两种可能[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2 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 张立平;不要期待2009年中美关系有重大突破[N];东方早报;2008年

4 子音;希拉里过会参议院:建“灵巧实力” 深化中美关系[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开幕[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记者 熊争艳;温家宝会见中美“二轨”高层对话会议美方代表[N];人民日报;2009年

7 张立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中美对“和平”的本质仍有分歧[N];东方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立凡;奥巴马将加速定义中美关系新版本[N];华夏时报;2009年

10 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 丁幸豪;建立战略互信,夯实中美关系[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荣;APEC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宋俊芳;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7 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8 曾军;中美经济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李增田;鲍大可及其中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文宇;论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下的中美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2 郭珂琼;试析奥巴马政府对台政策变化[D];吉林大学;2009年

3 袁云初;9·11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美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创峰;历史没有终结[D];河南大学;2003年

5 曹峻;探寻中美在亚太安全领域共同利益促进中美关系改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婷;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t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辛志永;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及中国的对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崔海智;冷战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龙梅;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变数——台湾问题[D];苏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17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17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