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战略意图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05 15:26

  本文关键词:战略意图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意图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现实主义 战略互信 战略互疑


【摘要】:要战略意图是一国在外交政策中如何利用自己的实力实现目标的打算或规划。现实主义理论将国家战略意图分为维护现状和修正主义两种,实质上蕴含了新兴大国和主导大国之间的基本关系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模式。中美元首的庄园峰会就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设定了"总体概念",为中美跳出大国政治的悲剧指明了方向,但双方对对方战略意图的疑虑被认为是一大阻碍因素。中美战略互疑的根源在于国际结构的变动、两国国内制度文化的差异和领导人因素。在三个层次的原因中,前两个因素既独立存在,又主要通过第三个因素发挥作用。因此,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事在人为"。文章认为,中美缓解战略互疑、建立战略互信也必须坚持事在人为的逻辑,以核和平与相互依赖为基底,充分发挥领导人的作用,加强战略沟通,相互尊重核心利益,拓展共同利益,深化各层次各领域的沟通交流机制建设,推进人文交流,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坚实的心理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关键词】意图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现实主义 战略互信 战略互疑
【基金】:北京市2012年社科基金项目“和平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国际领导力研究”(项目编号:12KDB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22.3
【正文快照】: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最复杂最具不确定性的大国关系。自冷战结束以来,试图为中美关系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把脉开方的理论努力层出不穷,积累了诸多成果,其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当属文明冲突论与进攻性现实主义。①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后冷战时代的中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青;;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J];红旗文稿;2013年10期

2 李才义;;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陶文钊教授[J];领导文萃;2013年07期

3 阎学通;东亚和平的基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3期

4 阎学通;;对中美关系不稳定性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12期

5 童桐;资中筠;陶文钊;陈宝森;;改革开放中的美国因素 写在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30周年之际[J];世界知识;2009年02期

6 陈健;;中美关系发展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6期

7 袁鹏;;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5期

8 樊吉社;;美国对华战略的漂流:适应抑或防范?[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刘丰;;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角色定位[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周琪;;奥巴马连任后的美国内外政策评估[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吴绮敏 温宪 席来旺;[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杜尚泽 吴云 陈一鸣;[N];人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杜尚泽 温宪;[N];人民日报;2013年

4 ;[N];人民日报;2013年

5 ;[N];人民日报;2013年

6 钟声;[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钱彤;[N];人民日报;201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周方银;[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赖凡;;论英国衰落之福利因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王世荣;论文化时代[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9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10 李平民;全球化与伊斯兰复兴运动[J];阿拉伯世界;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7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王锁劳;;“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郑s,

本文编号:522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22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a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