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拓展背景下的海上通道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3:04
本文关键词:国家利益拓展背景下的海上通道安全研究
【摘要】:海上通道是濒海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争时期,海上通道是各国向战区输送军队武器装备和各种补给的生命线,因此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对维持军队持续作战能力乃至夺取作战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和平时期,海上通道是各国间进行人员交流和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保障,承载着为国家发展输送各类战略资源的重任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一部海上通道争夺的历史,或称海权争夺的历史海上通道安全与否,决定一个国家的安全程度和国际话语权,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是个海陆复合型国家,海疆广阔,历史上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华文明远播世界各地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壮举就是中国通过海上通道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最好证明然而,自近代以后,中国被迫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衰有国无防有海无防,更不用说保障远洋战略通道安全了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受到反共意识形态的驱使,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对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在中国东南沿海构筑了一道岛链包围圈,几乎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内陆国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仅需要利用海上通道发展对外交往,而且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更需确保海上通道的安全然而,中国的海上通道处处受到掣肘:台湾海峡受两岸问题的影响,南海及其岛屿面临周边国家抢夺,马六甲海峡被美国所监控,黑海海峡由北约国家说了算,亚丁湾海盗猖獗主权海域国际公海和远洋海域,对于中国来说,,几乎每一条通道上都面临着不同成度的安全危机走向海洋经略海洋已成为当前国家利益拓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的海上通道安全既受到美国的保护又面临其潜在的威胁,同时面对国际海洋法规和安全困境的制约中国应在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加强海上力量建设,精心布局海上通道战略,切实保障关键性通道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落实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用合作和共赢的理念向世界传递理性的信号,在条件成熟后推动构建更加安全合理的海洋新秩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国家海上通道的安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又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世界的和平
【关键词】:海上通道 国家利益拓展 对策 互利共赢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0
【目录】:
- 中文提要4-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9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4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三 本课题的框架及主要内容17-18
- 四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8-19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19-25
- 一 相关概念界定19-23
- (一) 海上通道与海上战略通道19-21
- (二) 国家利益拓展21-23
- 二 理论分析工具23-25
- (一) 地缘政治学23
- (二) 海权论23-24
- (三) 博弈论24-25
- 第二章 海上通道与海上通道安全25-38
- 一 近代欧洲列强对海上通道的控制26-30
- 二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海上通道的争夺30-31
- 三 沿海国家的海上通道安全维护31-38
- (一) 以和域外强国的同盟关系为核心,调整自身海洋安全战略31-33
- (二) 以构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为基础,提高国家整体防御能力33-35
- (三) 谋求区域海洋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推行独立自主海洋政策35-38
- 第三章 中国海上通道的分布与特点38-46
- 一 东北方向通道38-40
- (一) 日本海通道38
- (二) 北冰洋通道38-40
- 二 太平洋通道40-42
- (一) 北太平洋通道40-41
- (二) 南太平洋通道41-42
- 三 西行通道42-44
- (一) 西亚北非通道42
- (二) 印度洋通道42-43
- (三) 南海通道43-44
- 四 中国海上通道的主要特征44-46
- (一) 线长面广,维护难度系数大44
- (二) 分布不均匀,重要性差异显著44-46
- 第四章 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的主要隐患46-60
- 一 主权海域通道面临挑战46-48
- (一) 台湾海峡47
- (二) 南海47-48
- 二 国际公海通道屡遭侵犯48-51
- (一) 印度洋上的银河号事件48-49
- (二) 恐怖分子频频袭扰49-50
- (三) 现代海盗猖獗50-51
- 三 远洋战略通道受制于人51-56
- (一) 马六甲海峡52-53
- (二) 望加锡龙目巽他海峡53-54
- (三) 霍尔木兹海峡54-55
- (四) 其他重要通道55-56
- 四 美国对海上战略通道的霸权56-60
- (一) 美国海上通道控制新谋略56-57
- (二) 美国海上霸权的两面性57-60
- 第五章 保障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措施60-79
- 一 历史上海洋强国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的基本规律60-64
- (一) 武力控制海上通道60-61
- (二) 确保战略资源供给安全61-62
- (三) 建设强大海军增强威慑力62-63
- (四) 依托重要岛屿和滨海基地63-64
- 二 保障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的指导思想64-72
- (一) 正确看待国家利益在海洋方向的拓展64-66
- (二) 科学制定海上通道安全战略的目标体系66-69
- (三) 以新安全观为战略视野,实现互利共赢69-70
- (四) 处理好海上通道安全保障中的两对基本矛盾70-72
- 二 保障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的战略举措72-79
- (一) 发挥民间力量作用,租借重要港口72-73
- (二) 修建海外基地,拓展与保障并举73-74
- (三) 加强军舰护航,重振中华雄风74-75
- (四) 经略通道另辟蹊径,缓解咽喉危机75-77
- (五) 加强海外援助力度,以国际合作推动利益拓展77-79
-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92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论文及课题情况92-93
- 致谢93-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兵;;俄罗斯海上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探析[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2 窦博;;北冰洋通航与中国图们江出海战略探讨[J];东北亚论坛;2012年03期
3 王历荣;;国际海盗问题与中国海上通道安全[J];当代亚太;2009年06期
4 娄伟;;观念认同与地区秩序建构——兼谈中国新安全观在建构东亚秩序中的作用[J];东南亚研究;2012年01期
5 王湘林;;索马里海盗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王英强;警惕!海上恐怖主义浪潮[J];国家安全通讯;2003年08期
7 金亨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论[J];国际论坛;2004年05期
8 时殷弘;关于中国的大国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5期
9 张洁;中国能源安全中的马六甲因素[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3期
10 徐明军;构建中国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战略思考[J];中国港口;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书杰;中国海上贸易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本文编号:524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2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