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美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的社会舆论和反应

发布时间:2017-07-06 12:05

  本文关键词:《中美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的社会舆论和反应


  更多相关文章: 中美商约 社会舆论 共产党 反美运动


【摘要】:1946年11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外交部条约司司长王化成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美国特派代表兼驻天津领事施麦斯在南京正式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它是近代中国基本上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国民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形式上平等”的重要条约,反映了当时中国与外国之间新的关系以及所处的国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与国内形势。 《中美商约》签订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这一商约的看法,从商约的性质、影响、内容等方面展开了激烈地讨论,特别是共产党人掌握的报刊对商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还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要求废除商约。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出面解释商约签订的原因及其条款对中美双方的利弊。然而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商约符合中美两国发展需要,双方各有所需,特别是对二战后经济凋敝的中国有很大的帮助,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在中国百年废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约的签订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二战时国民党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由战时的盟友过渡到和平时期的紧密合作,也加速共产党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从战时的友好”到“战后的反美”这一过程的转变。《中美商约》产生的社会舆论亦改变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的态度,反美情绪开始增加,为后来中国出现的反美运动产生了较大作用。从社会舆论这一视角探讨《中美商约》可以更客观公正的评价它,社会各界根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政治倾向对《中美商约》的认识表现出来不同见解,正是探寻历史真相最好的依据。
【关键词】:中美商约 社会舆论 共产党 反美运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引言14-15
  • 第一章 有关商约签订是否带有政治目的的争论15-24
  • 1.1 中共等指责商约带有明显政治目的15-18
  • 1.2 政府及官方学者否认商约具有特殊政治目的18-24
  • 第二章 社会各界激烈争辩商约的性质与影响24-33
  • 2.1 批评者认为商约是不平等条约,将摧毁我国民族工业24-29
  • 2.2 赞扬者认为商约是平等互惠条约,有利于战后中国经济建设29-33
  • 第三章 社会各界对商约主要内容的不同分析33-41
  • 3.1 工商贸易条款利弊之争33-34
  • 3.2 关于移民条款平等性的辩论34-37
  • 3.3 文化界对版权商标条款的担忧与政府的解释37-39
  • 3.4 关于航权条款的讨论39-41
  • 第四章 《中美商约》签订后引发的反对活动41-52
  • 4.1 召开商约研讨座谈会41-43
  • 4.2 发表废除商约宣言和通电43-46
  • 4.3 开展反对商约的群众运动46-50
  • 4.4 重庆保险业公会的实际抵制活动50-52
  • 第五章 对商约及舆论的评析52-58
  • 5.1 商约舆论分歧产生的原因52-54
  • 5.2 从商约本身看商约舆论战54-56
  • 5.3 《中美商约》签订对中美关系的影响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恒源;试析《中美商约》及其历史背景[J];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2 李芬;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J];安徽史学;1996年03期

3 陶文钊;1946年《中美商约》: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经济因素个案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3年02期

4 李育民;;废约史研究30年[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5 金卫星;;中美关系史上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的三次缔约谈判[J];江海学刊;2006年04期

6 匡和平;中国共产党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J];南开学报;2001年04期

7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J];历史研究;1997年05期

8 何卓恩;吴文英;;《观察》周刊指摘美国的几个维度[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任东来;;试论一九四六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J];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04期

10 王建科,刘宋仁;重评《中美商约》[J];学海;1995年06期



本文编号:526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26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