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全球风险社会的跨文化交流理论困境

发布时间:2017-10-25 09:04

  本文关键词:全球风险社会的跨文化交流理论困境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社会 跨文化交流 文化世界主义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一系列社会风险问题,单个的民族国家无力应对全球性危机,必须通过持续的跨文化交流达成共识。然而,跨文化交流理论面临的发展困境,使跨文化交流失去理论指导。笔者对跨文化交流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着单向文化选择、强调捍卫本土文化、想象的文化普遍性原则等问题。它们忽视公民的文化主体性,否定各个民族国家共同创建全球文化的可能性,其后果是不同文化群体失去彼此交流的方向。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风险社会 跨文化交流 文化世界主义
【分类号】:G115
【正文快照】: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横向上几乎延伸到每个国家,纵向上覆盖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领域。这标志着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性向全球急速扩散,在打破贸易壁垒、消除文化区隔、促进各国合作的同时,也引发移民、贫困、资源匮乏、文化敌对、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潭;“中日韩文化交流与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当代韩国;2000年01期

2 黄意明;新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我们的选择[J];华夏文化;2000年03期

3 蒋伟明,薛克翘;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J];南亚研究;2000年01期

4 张静燕;小议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差异[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陈先元;跨文化交流的动因、趋向和形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东山;文化交流要保持主体地位[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4期

7 陈漱渝;文化交流应趋利避害[J];党建;2001年09期

8 李春雷;关于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J];华夏文化;2001年02期

9 李权时;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论文化交流[J];求是;2002年16期

10 闵惠泉;面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写在《文化间的交流》中译本出版之前[J];现代传播;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孝祺;洪捷;;拓展榕台文化交流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3 李北海;;关于加强中拉历史文化交流的几点想法——在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奇友;;扩大文化交流 增强自身实力[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朗;;在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林被甸;;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程德;;澳门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8 ;探索艺术规律 推动文化交流[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9 董盛;;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C[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楼宇烈;;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英春邋顾艳;李屹会见欧洲哈萨克文化交流协会客人[N];新疆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王义才邋实习生 黄德新;日本关市文化交流代表团抵黄[N];黄石日报;2008年

3 记者 常振科;以文化交流带动经济交流[N];运城日报;2009年

4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 黄峻 本报记者 罗蓉婵 杨凡 采访整理;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软实力[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次仁龙布 普布旺堆;雅砻物资文化交流节举行[N];山南报(汉);2010年

6 章雅丽 记者 邓腾;爱尔兰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来宜访问[N];宜春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曹静;文化交流的心态、姿态与动态[N];解放日报;2012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樊炜;文化交流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N];中国文化报;2012年

9 ;湖北·武汉台湾周成重要品牌 文化交流不断深化[N];湖北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曹静;共论文化交流与互动[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郅耀河;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彤彤;“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武海波;跨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中美形象互构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鸿坡;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园园;构建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天桥”[D];山西大学;2015年

6 田春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黎;文化交流四要素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元根;21世纪韩中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李巧茹;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2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92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