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日本文化记忆场与文化传承的双向演进路径

发布时间:2017-10-25 10:10

  本文关键词:论日本文化记忆场与文化传承的双向演进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记忆场 传承 双向演进


【摘要】:文化记忆场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早已是学界公认的既定事实。然而,学界的公认并不等于我们对文化记忆场与文化传承的发生机制、以及两者之间自律与他律了然透彻。本文试图以日本文化记忆场与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论述日本文化记忆场的文化传承机制;二是论述文化传承机制反作用于文化记忆场的信息载荷。通过文化记忆场与文化传承互补机制的研究,力求在日本文化研究方面力拓新视角、新认知、新方法。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关键词】文化 记忆场 传承 双向演进
【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委托课题“文化记忆场研究”(2012TBWT05)的子项目“日本文化记忆场研究”的中期成果
【分类号】:G131.3
【正文快照】: 0引言日本文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错觉,那是因为日本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对于西方人来说,不乏同样的感觉,日本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面所包含的西方的科学技术等,同样令西方人感到十分“亲切”。正如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威;《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序[J];博览群书;2005年02期

2 黄晓晨;;文化记忆[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6期

3 阎密;;文化记忆的坚守与变迁[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6期

4 巫少飞;;永留水底的文化记忆[J];文化交流;2013年02期

5 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陈平原;;《西安: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序言[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12期

7 吉子;;守护历史文化记忆[J];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13期

8 柳成栋;闻鹭;;哈尔滨——文化记忆中的独特风景[J];黑龙江史志;2009年03期

9 解玺璋;;我们的文化记忆[J];中国企业家;2009年21期

10 时统宇;;打捞濒临沉没的文化记忆[J];青年记者;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著名作家 王蒙;守望老北京的文化记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焦廷勤;重视文化记忆抢救工程[N];承德日报;2006年

3 黄适远;以“文化记忆”实现文化成长[N];哈密日报(汉);2012年

4 王福州;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N];中国文化报;2012年

5 意娜;文化记忆[N];中国经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吴晓杰;首个老年节,延续“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3年

7 李可;元宵节: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符号[N];光明日报;2008年

8 刘巽达;将人伦节日化为民族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0年

9 孙艳;魅力承德:激活文化记忆 打造塞北新城[N];河北日报;2012年

10 尹于世;传统节日应唤醒“吃”之外的文化记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洁;东海岛屿文化记忆的恢复与重建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2 李青峰;文化记忆下的黄帝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大学;2008年

3 聂宁;论大尝祭中的文化记忆[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张丽燕;景观作为文本:杭州凤凰山和古树意义的生成[D];浙江大学;2013年

5 韩霓;俄罗斯文化记忆视角下的彼得大帝[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3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093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