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恩施土家族文化旅游的审美表征与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17-11-07 04:32

  本文关键词:恩施土家族文化旅游的审美表征与文化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土家族 民族旅游 吊脚楼 审美文化 符号


【摘要】:当前兴起的民族旅游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在后现代时期的传播和复兴,增强了个体的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以恩施土家族文化旅游为例,可以分为以吊脚楼为代表的物质性元素和以舞蹈民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性元素等两个层面。这两者共同构架了民族旅游的魅力与面貌,并进而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实现本民族的"身份认同"和外民族的"文化传播",由此,构成了民族旅游及其审美文化的双重结构框架,并将继续在历史的延续和传承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专项资金项目“土家族旅游文化品牌形象视觉传达设计研究”(编号:CSQ10010)
【分类号】:G127
【正文快照】: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聚居区域向来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点,也是构建独特旅游文化的关键因子。从文化的视角而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构成了与现代性、全球化和普世性文化风貌的异质性体验;从产业的角度而言,旅游建设成本低,从而成为高效的产业经济方式;从审美的角度而言,民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其付;;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富华;杨尚英;;2000年以来国内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回顾[J];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05期

2 李雪;;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J];现代交际;2016年12期

3 孔翔;龙丁江;;文化认同与民族工艺品的优化开发[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5年02期

4 褚玉杰;赵振斌;张丽;;民族社区妇女旅游精英角色:基于性别特质的演绎[J];旅游学刊;2016年01期

5 马向阳;杨颂;汪波;;大陆游客涉入度与文化认同对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5年12期

6 刘耀龙;刘静;段锦;;地方旅游文化的本土认知性评价研究[J];旅游研究;2016年01期

7 杨骏;;全球化进程中原生态文化的资源价值与本土重建——兼论民族旅游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8 余向洋;吴东方;朱国兴;李德明;;旅游视域下的认同研究——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人文地理;2015年02期

9 陈梓楠;;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旅游与族群认同研究述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陈东旭;唐莉;;民族旅游、民族认同与民族性的构建——基于人类学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硕;刘俊波;;青藏高原碉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07年03期

3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4 余梓东;;文化认同与民族服饰的流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李旭东;;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6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7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年05期

8 刘志扬;民族旅游与文化传统的选择性重构——西藏拉萨市娘热乡民间艺术团个案分析[J];开放时代;2005年02期

9 李伟;文化边缘地带旅游业的发展选择[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10 周大鸣;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战化军;齐文化旅游研究的奠基石——范跃进教授主编的《齐文化旅游丛书》读后[J];管子学刊;2003年04期

2 秦学;宁波发展文化旅游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3 骆凯;;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4 闫爱萍;;运城文化旅游及关公文化的地区性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兆峰;黄喜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6 司法臣;;坚持文化创新 推进互助文化旅游产业升级[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7 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苏晓丽;蒋再松;杜立文;王登才;;提升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山西文化旅游领导[J];黄河之声;2013年14期

10 吴冬颖;;发挥国际音乐城品牌优势 开发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J];学理论;2013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步长存;;发挥人文资源优势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洁;;浅论贵州省黔中地区的文化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3 张文建;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寿球;;建设广西文化旅游的“特区”——西林县文化旅游的定位和开发思路[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李秀金;;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影响模式分析及其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维克;;深入发掘文化内涵 促进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常莉;;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生寅;;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10 王学昭;宋伟;;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探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晋;双赢:文化旅游的目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溧阳旅游局副局长 许新平;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开发[N];华东旅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萍 实习生 杜博;河南文化旅游如何破题?[N];河南日报;2005年

4 吴敏 陈雪钧;人文奥运与文化旅游[N];江南游报;2005年

5 玉华宫管理局局长 苏龙海;立足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文化旅游名市[N];铜川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李悦春;找准契合点做特做亮文化旅游产业[N];云南日报;2005年

7 记者 姚振发 实习生 翁嫣;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推进建设文化大省[N];浙江日报;2000年

8 本报评论员 贾启龙;借鉴云南经验 做强文化旅游[N];阿坝日报;2006年

9 陈永正;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战略选择[N];成都日报;2007年

10 熊秀兰;州政协建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俞容龄;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多重话语[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宾;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蕊;长春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颜迪;文化旅游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向杰;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5 魏代俊;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2年

6 刘智慧;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7 聂璐;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杨乐;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亚历山德拉(Bukharova Aleksandra);贝加尔湖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高羽;红色历史背景下文化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50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150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