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05:06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摘要】: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上生活着193个民族和族群,众多的民族共同创造了多民族文化的图景。这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全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不仅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属于多民族多宗教的区域,这里自古以来便是欧亚文明交汇的地区,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以后,西伯利亚的资源优势和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家也加大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力度。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的文化的共性也逐渐增加,因此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问题逐渐引起大家了的关注与重视。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多样性包括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两个方面,民族文化通过语言、宗教信仰、传统仪式及习俗、民族节日、传统经济活动、传统住宅及饮食等表现出来。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浏览各联邦主体的官方网站发现西伯利亚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主要划分为联邦主体层面的活动和各民族文化组织的活动两个层面。联邦主体的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法律支持、政策支持、图书馆及网络资源的发展、民族语言教育等方面。俄罗斯境内的民族文化组织在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各民族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此,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颇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层面的共同努力,正如建造一栋大楼一样,中央层面政策的制定像是工程的图纸,而地方机关和民众的配合则是建造大楼的施工队,只有图纸而没有施工队的工作,那么大楼的图纸永远无法变为实体。西伯利亚地区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过程中较好的实现了联邦主体与地方的互动,在文化活动倡导与组织方面更加侧重地方层面的作用,民族文化组织的发展与活动较受重视,事实上它也成为了西伯利亚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与俄罗斯比邻而居,同是多民族国家,特别是与西伯利亚地区自古以来便有着极其密切的民族与文化联系。而今,中国与俄西伯利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往呈现出更加密切的趋势。充分、全面的了解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成功的实现跨文化交际,建立起双方的共识与互解机制,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多互利的合作。中俄两国的民族文化同属世界民族的一部分,民族文化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发展繁荣,如果将某一民族文化隔绝起来,它必将走向退化。所以说,西伯利亚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一些举措十分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总而言之,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是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这项工作需要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的通力合作,中央层面政策的制定是基础与前提,地方层面文化组织及民众的配合与参与的积极性则是工作是否具有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5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桂菊;俄罗斯的宗教与现代化[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3期
2 刘波;中国的西伯利亚学及西伯利亚研究所研究成果概述[J];西伯利亚研究;1998年03期
3 杨圣敏;;民族学是什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莉;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民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02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0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