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时期广东新岭南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战略路径探析——基于上海海派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镜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19:06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广东新岭南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战略路径探析——基于上海海派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镜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岭南文化和海派文化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


【摘要】:新时期广东新岭南文化和上海海派文化同属我国区域文化的时代经典。海派文化以宽阔豁达的胸襟吸收外来文化,愈发成为中国时尚文化和前沿文化的代名词;而岭南文化以吸收中原文化等外来文化为根垱,熔铸独领风骚的新岭南文化。新时期广东新岭南文化和上海海派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理应交融镜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中的新时期广东新岭南文化的政治文化现代化亟需拓展"三位一体"的"法治政党、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的战略路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岭南文化中心研究基地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提高“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编号:12CDJ012) 201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社会阶层与人民政协制度成长互动关系研究——以现代国家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为视角》(编号:X2sx D2142960) 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课题《新时期人民政协界别协商推进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的政治逻辑研究:以“两新”组织界别协商为例》(编号:X2sx N6150840)、《新时期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研究:现代国家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视角》(编号:X2sx N6141960) 华南理工大学统战部课题《新时期统一战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研究》(编号:X2sx N8140210)、《新时期统一战线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逻辑研究:基于统一战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视角》(编号:X2sx N8150300)
【分类号】:G127
【正文快照】: 战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研究》(编号:X2sx N8140210)、《新时期统一战线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逻辑研究:基于统一战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视角》(编号:X2sx N8150300)。新时期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不仅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还要努力探寻文化建设的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孝祥;试论近代岭南文化的基本精神[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梁凤莲;岭南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视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梁凤莲;拓展与新变——对岭南文化研究发展走向的探讨[J];探求;2003年01期

4 江惠生;创新岭南文化 建设文化大省[J];岭南文史;2005年01期

5 刘友君;;传承岭南文化 构建文化大省[J];岭南文史;2006年03期

6 ;岭南文化: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J];同舟共进;2007年06期

7 刘斯奋;谭运长;;岭南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哪里[J];同舟共进;2007年06期

8 黄树森;;广东观念:岭南文化的血脉延续[J];同舟共进;2007年06期

9 左鹏军;;岭南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柯汉琳;;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晓娜;许敏琳;陈忠暖;;珠江三角洲外来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罗颂平;;岭南文化与岭南医学特色[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许敏琳;甘巧林;陈忠暖;;基于城市适应的外来民工群岭南文化融入剖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徐鲁航;李璇;;闽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比较初探[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5 许敏琳;陈忠暖;甘巧林;;岭南文化对广州外来打工妹都市融入的效应研究——以岗顶电脑城的调查分析为案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裴继刚;;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大言;岭南文化的现代化[N];广州日报;2004年

2 孙林;何镜堂开讲“岭南文化与建筑”[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左鹏军;岭南文化的研究维度[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穆肃;以岭南文化为基础,,吸收各地文化[N];东莞日报;2010年

5 董天策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岭南文化的有效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记者 黄才文;打造现代岭南文化高地[N];佛山日报;2011年

7 武勇 袁旭阳;中山大学成立岭南文化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胡键 谢思佳;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揭牌[N];南方日报;2012年

9 翁敏;弘扬岭南文化 开拓穗台交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毛庆耆;正确认识岭南文化的特殊性[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智成;新岭南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万俊;禅宗与岭南文化的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谢辉;基于岭南文化的微型纯电动轿车造型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何长轩;岭南文化对广东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8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08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