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本文关键词:环巢湖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多年来的环巢湖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巢湖地区及环巢湖文化圈的范围,内容涉及环巢湖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发展阶段,环巢湖文化精神及文化特性,环巢湖文化的历史影响及历史地位等方面。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环巢湖文化研究在学术上难以深入。大体上说,目前研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宏观研究不足,实质性进展缓慢;二是研究水平较低,重复化倾向严重;三是多元化研究较少,基础研究用功不够;四是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需求,缺乏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单位】: 巢湖学院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2012年度巢湖学院科研机构专项项目(XWY-201216) 2015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SK2015ZD20)
【分类号】:G127
【正文快照】: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环巢湖地区逐渐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环巢湖文化,它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巢湖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和夏文化发祥地之一,环巢湖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极其崇高。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地域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学术界就对环巢湖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荣;;巢湖农耕文化特质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红丽;陈恩虎;;地域交通对近代经济转型的催生——以巢湖流域为例[J];求索;2010年03期
3 王国刚;;亦忧亦患话巢湖[J];绿叶;1999年05期
4 刘立冬;;环巢湖古塔历史文化探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5 陈恩虎;先秦时期巢湖流域文化特点浅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巢湖文化全书》完工并获奖[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李书安;陈菲;;巢湖民歌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吴立;王心源;阮铮铮;吴学泽;;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文化衰落的环境考古学观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曹廷筠;;西北以江淮分水岭为界 东濒长江 南与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毗邻 话说巢湖[J];中国地名;2013年01期
10 陆荣;;宋以前巢湖区域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日亮;王传江;;浅谈巢湖治理重点与开发利用[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黄洁;王式成;;环巢湖经济圈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范裕祥;金社军;刘刚;周培;王文本;季爱娟;;巢湖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修复措施[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吴跃东;;巢湖流域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与建议[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5 汤菁;;“融城”与“融心”——“巢湖撤市”背景下“新城市共同体”的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金庆海;;合肥地区含磷洗衣粉对巢湖水质影响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孙兴旺;马友华;石润圭;黄文星;王桂苓;赵艳萍;吴春蕾;;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马方平;;巢湖水环境治理实践与探索[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刘洪剑;方建民;刘圣清;刘德胜;;巢湖流域湿地环境质量问题及其生态重建对策[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张业锁;;塑造大湖特色 打造大湖名城[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大鹏 白海星;水是如何“活”的[N];经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苏大鹏 白海星;巢湖:蓄势待发谱新篇[N];经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毛学农;巢湖一体化开发已成必然[N];江淮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尧;“选择巢湖必将是最佳选择!”[N];巢湖日报;2010年
5 何小龙;巢湖市长向委员立下“军令状”[N];江淮时报;2008年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王荣森 吴涛 张勇;环巢湖观光大道应当立即停建[N];经济参考报;2012年
7 ;将“巢湖”打造成“生态强省”重要支点[N];安徽日报;2012年
8 合肥市社科联 宋雁冰 宣馨馨;巢湖保护、开发与利用研讨会综述[N];安徽日报;2012年
9 傅年丰;合肥投资500亿加快巢湖治理[N];江淮时报;2012年
10 王永亮;合肥大刀阔斧兴修水利呵护巢湖水[N];中华建筑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奚姗姗;巢湖水体氮、磷结构特征、环境效应与防控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李国莲;巢湖污染物赋存、来源及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贾铁飞;近千年以来巢湖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如忠;地质环境与巢湖富营养化控制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过龙根;大型浅水富营养湖泊—巢湖的渔业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善宝;不同施肥条件下稻麦轮作对巢湖流域农田氮磷流失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2 左怀峰;不同施肥技术对巢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CH_4和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吴亚东(Yaketon Wu);巢湖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污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任琛;巢湖流域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与生态风险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欧霞;巢湖周边地区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周闪闪;明代巢湖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孟泽婧;巢湖蓝藻衰亡过程中颜色、形态变化分析及资源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任武;巢湖水环境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徐春明;巢湖污染及治理的人口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孙兴旺;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特征与规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11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1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