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6:09
本文关键词: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有文化资产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文化企业 委托代理
【摘要】:国有文化资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政府对于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依然存在全国性的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不合理、管理职能混乱等现实问题。因此,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当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难题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从研究背景入手,阐明研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在界定国有文化资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分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以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优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根据监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重点对当前的财政部门主导模式、宣传部门主导模式、独立机构主导模式三大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形成对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把握。分析认为,当前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系难题较多,政府多头管理、主管部门管办不分、资产运营效率低等问题依然严重,而国有文化资产产权不清、资产出资人不合理等因素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再次,通过对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设的先进做法进行梳理,得到有关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构建的启示,认为明确的权责分工体系、强调市场化运作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进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构建的重要内容。最后,对我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构建提出对策建议。提出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为:以明晰产权主体及出资人为根本要求,以建立党委、政府与企业的新型关系为关键环节,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前进动力;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为:建立统一的专业化管理机构、理顺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构建市场化运营机制;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保障措施为:健全法律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制度。通过基本思路、制度设计、保障措施三个层面,为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津;;关于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争论辨析[J];国有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2 李松森;;加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意义重大[J];财政监督;2012年06期
3 任俊英;;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唐立杰;;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出资人制度的建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1期
5 徐传谌;周海金;;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制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01期
6 张旭东;;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J];生产力研究;2009年23期
,本文编号:1225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2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