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5 21:14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村寨 传承与保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和文化特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城乡建设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各种挑战与危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富集的少数民族村寨,永续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因各个少数民族村寨资源禀赋和要素特色的不同,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选择也存在着差异,而民族教育、民族旅游和社区参与被认为是较为普遍的形式。这些形式或多或少可从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的个案研究中得到相应的印证。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贵州民族文化进课堂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校科KYJG[2014]20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和文化特性,它主要通过口心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城乡建设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流中也不断面临着异化、流失与消亡的显性或隐性挑战与危机。民族教育、民族旅游和社区参与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林;;美的再发现与共享——西南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记[J];中国文化遗产;2013年06期

2 余压芳;刘建浩;;论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3 吴忠军;张瑾;;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4 仇学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以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10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郭平;清太祖出生地将“复古”[N];辽宁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1227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27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