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

发布时间:2017-12-06 10:06

  本文关键词: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黄金时代” 文化原创期 中西文化的源发性差异 比较文化方法论 “视域歧分”


【摘要】: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首先表现在对于"天(宇宙世界)"之本质的认识及其表象系统截然不同。其次,西方基于对宇宙本质的思考进而建构的"原子式自我",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的表现,相反,正如有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中国建构的是"关系性自我"。再次,从根本上说,西方的"天"与人是彼此独立、相互对立的二元关系,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灵智"掌握"天"的"本质",从而获得真实的知识;而中国文化始终没有建立基于实体论之真理观和原子论之自我观的天人二元关系,主张万有皆"气",气化流行,鸢飞鱼跃,将天人联结为息息相通的生命整体。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基金】: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中国语言文学”资助
【分类号】:G04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剑涛;;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2 潘志锋;近20年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3 刘泽华;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4 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年03期

5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利闪;;浅论《文史通义》中的史学思想[J];世纪桥;2016年06期

2 徐陶;;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内在超越”与“天人合一”[J];学术月刊;2016年06期

3 刘耘华;;文化原创期与中西之源发性差异的形成——“视域歧分”视角下的中西文化比较[J];学术月刊;2016年06期

4 佘定汶;;《东方造园论》中的造园思想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之比较研究[J];中外建筑;2016年05期

5 藏明;;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新论[J];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6 冯志安;;论天人合一思想及其与《周易》和传统命理学之关系[J];文化学刊;2016年03期

7 杨慧;;中国古代艺术接受的体验之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8 包庆德;杨铮;;天人合一:生态维度解读及其存在问题述评[J];伦理学研究;2016年01期

9 卜玉华;;“生命·实践”: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学的基本进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01期

10 齐卫平;;统一战线新形势下工作理念的创新[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君喜;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美学意义——兼与阿恩海姆“异质同构”说的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2 杨建华;天人合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中轴结构[J];浙江学刊;1998年05期

3 宋志明;论天人合一[J];学习与探索;1998年04期

4 李存山;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与主客关系论[J];哲学研究;1998年04期

5 杨维中;;论天人之辨的伦理意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2期

6 丁守和;;“天”、“人”关系的思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1期

7 雷庆翼;“天人合一”新考[J];学术论坛;1997年01期

8 刘泽华;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9 江晓原;《周髀算经》──中国古代唯一的公理化尝试[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03期

10 吴锐;我国天人关系起源与演变的历程[J];东岳论丛;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1258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58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