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自觉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自觉 出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化通过对社会世界的延伸和连接凸显了文化的差异与价值,使文化自觉成为必须。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自觉是一个由价值自觉、历史自觉和社会自觉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各民族既需要透过价值自觉对其文化做出合目的性的选择,也需要借助历史自觉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更需要通过社会自觉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合理定位。与此同时,还必须处理好文化的变易性与稳定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及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Abstract]:Globalization, through the extension and connection of the social world, highligh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values, and make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necessar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national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a consciousness of value. In the trinity structur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each nation needs not only to make a purposeful choice of its culture through value consciousness, but also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with the help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variation and stability,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nd nationality and the world.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西北民族社会治理研究”(14JJD880007)
【分类号】:G02
【正文快照】: 全球化是一个联结和区隔的双重过程,它既通过经济和信息的一体化将全球联结起来,又通过文化将社会世界区隔开来。这一过程凸显了文化的价值,使文化意识成为一种普遍意识,并由此引发了关于文化问题的全球思考。当此之际,各民族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亦即如何在全球的框架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怡;;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与文化理论的科学性[J];江汉论坛;2011年10期
2 周玉国;文化需要市场,也需要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6年05期
3 史少博;文化与哲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李德顺;文化:跨世纪的话题[J];新视野;2000年01期
5 关飞进;;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J];粤海风;2000年04期
6 高飞乐;论文化的本质规定[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7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8 王理;《读火》读出文化[J];河南消防;2002年09期
9 周伟权;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对先进文化的认识[J];宁夏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傅守祥;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正本清源与理论梳理的尝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春跃;樊玉然;李雨静;;我国现代盐文化之我见——也谈我国盐文化的理论范式[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2 赵立彬;;从“文化”到“文化学”:一门新学科在中国的经历[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薛永武;;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江旭云;许斗斗;;技术风险规约与先进文化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瑞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自觉[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7 曾耀农;丁红;;运用文艺传播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潘英海;;论文化变迁的本质——以台湾原住民族的岁时祭仪为例的探讨[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9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90年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10 杨岚;;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审美与文化生态平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厉无畏邋同济大学出国培训学院副院长 于雪梅;解放文化生产力 促进文化大繁荣[N];文汇报;2008年
2 高振华 倪晓英;文化自觉:更高层次的发展观[N];苏州日报;2009年
3 欧阳坚;肩负历史责任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N];光明日报;2010年
4 西北师范大学 郭国昌;发展文化切忌泛产业化[N];人民日报;2010年
5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欧阳坚;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欧阳坚;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N];扬州日报;2011年
7 陇言;文化崛起正当时[N];甘肃日报;2011年
8 李文堂;文化的本质力量[N];学习时报;2012年
9 力行;文化是千秋大业[N];学习时报;2014年
10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 韩伟;以优秀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3 钟星星;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田志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荣跃明;文化生产论纲[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亭;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雪;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思想的哲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李凯;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思想及历史思考[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4 熊南飞;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妹;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宽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国齐;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D];苏州大学;2001年
7 卜佳慧;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李春英;论创新文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孙树文;制度文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莹;对大众文化的伦理审视[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6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38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