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青城镇文化旅游及其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青城镇文化旅游及其对策研究 出处:《浙江海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进人21世纪,文化产业已成为环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其所蕴藏的经济潜力巨大,已被很多国家所认同。文化产业正以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其成长发展势头强劲。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文化大国。农村文化产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辛勤劳动和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成效,各地区先后出台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基本形成了“民间自发组成的文化产业”和“政府资助推动的文化产业”二大类型的农村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色彩。然而,随着当今城市经济高速成长,与之相对的村落经济则稍显滞后,农村文化产业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产业政策的不完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人才缺乏等等。这导致了我国农村文化优势资源不能有效挖掘,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个案调查,研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本文主要以地处内陆位居黄河南岸的甘肃省兰州市唯一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青城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研,结合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对古镇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思想观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展生态农业,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多渠道网络交流平台等方面入手,提出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绿色旅游产业、信息业和城镇一体化相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Abstract]:In 21th century, the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driving wheel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ts economic potential is huge,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any countries. Cultural industry is emerging as a new economic form. China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and a cultural country. The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product of Chinese people's hard work and wisdom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each region has issued a "12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ural industries, namely, "the cultural industry formed spontaneously by the folk" 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have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color.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urban economy, the relative village economy is lagging behind, the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change of ideology and the imperfect policy of cultural industry. Insufficient government support, lack of talent and so on, which leads to our country's rural cultural advantage resources can not be effectively excavated, restricting our country'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r urban-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through a case stud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Qingcheng ancient town, the only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which is located inlan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Yellow Riv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similar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combs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ancient towns, from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ing ideas, giving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industry and green tourism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urban integ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124;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楚;农村科技文化书屋为何“吃不开”[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年10期
2 何安丽 ,王婷;宁波市创建新型社区文化[J];今日浙江;2003年14期
3 章尚贞;深化认识 提升社区文化品位[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文化生活[J];福建质量信息;2007年01期
5 秦建华;;正确把握社区文化的时代特征[J];群众;2007年10期
6 应再泉;;文化星火点燃商都大地[J];今日浙江;2008年18期
7 ;文化生活[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01期
8 ;文化生活[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24期
9 ;鄂尔多斯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J];鄂尔多斯文化;2011年02期
10 徐磊;;关于在部分农村大力扶持庭院文化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堂;陈明九;;对农村生活文化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2 李美;;文化(艺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玉英;;文化要在共建共享中繁荣[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4 丁光勋;;关于我国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5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6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应海;井润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欢度快乐晚年[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9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10 蔡敬云;;关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和建议[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玉英;文化建设要实现共建共享[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武福臣邋通讯员 郭永旺;郭矿公司让职工共享文化成果[N];邯郸日报;2007年
3 刘小萍;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叶志坚;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N];福建日报;2009年
5 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厅长 冯韶慧;着眼时代新要求 践行文化新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郭小玲 龙昆 本报记者 王小刚;“文化搭桥”让关爱温暖人心[N];南昌日报;2012年
7 记者 王文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N];喀什日报(汉);2012年
8 记者孙晓华;落实十八大精神 巩固文化成果[N];抚顺日报;2012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一帆;新文化生活 映衬美丽乡村[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记者 杨军;兰州火车头影城活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N];人民铁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文基;越南城市文化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蔡建芳;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胡神松;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侔卫;文化遗存与地方互动:海龙屯土司文化遗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婷婷;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评析[D];辽宁大学;2015年
3 孙婧;中国的海外文化投资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4 马可;南阳民俗文化保护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崔紫媛;通过文化反哺提升农民市民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徐清;论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建构和消解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李茹;巴彦淖尔地区熟语语言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婧;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市场变迁及效益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马伊立;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10 陈雪梅;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8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3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