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向
本文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思想 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 出处:《思想战线》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强大的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有"文化自觉"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从哪里来"、才能讲好中国文化"去向何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Abstract]:In 1997, Mr. Fei Xiaotong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a twinkling of an eye, China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a poor and backward weak country into a well-to-do country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and rol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2012,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stressed on many occasions tha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embodiment of a strong country. From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to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t is not only a process for people to continuousl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 It is also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of Chinese cultural thought. Nowadays, in the face of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 in a century, it is not enough to hav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We should not only hav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but also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is the basis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higher requirement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nly in today's multi-cultural world, can we talk about "where to go" in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oday's world where multiculturalism coexists. Only through the contrast and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 can we gain the power of Chines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finally realize our common cultural though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治理”(2016~202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自学术大师费孝通先生2005年辞世之后,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学科(如人类学、民族学等)似乎进入一个没有大师引领的时代,学科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理论危机。(1)近10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有些人类学民族学后辈开始积极挖掘和发展业内前辈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呈祥;;文化自信的力量[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4期
2 张颐武;;我们需要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12期
3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J];先锋队;2012年01期
4 徐大建;;辩证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15期
5 齐晓艳;;浅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26期
6 刘军宁;;找回中国的文化自信[J];领导文萃;2013年18期
7 张军锋;;必须拥有文化自信[J];当代人;2007年02期
8 于丹;;找到文化自信就有幸福感[J];黄金时代;2012年12期
9 李军;;中国人需重拾文化自信[J];科学之友(上旬);2013年02期
10 刘军宁;;找回中国的文化自信[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省建设”论坛顺利举行[A];文化自信与文化强省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化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2 袁仁琮;;立足本土与提高文化自信[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玉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社会学解读[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 郭君铭;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N];河北日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N];吉林日报;2011年
3 蚌埠市政协 李明;提高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N];江淮时报;2012年
4 青年学者 陈心尘;文化自信与个人幸福有关吗[N];东方早报;2012年
5 陈鲁民;文化强国呼唤“文化自信”[N];湖北日报;2012年
6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鲁焰;在双重乐感中培植文化自信[N];新疆日报(汉);2012年
7 祝东力;也谈文化自信[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王汉波 广东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感悟文化自信[N];人民武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林金华;文化自信的“福田表达”[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三亚学院党委书记 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陆丹 三亚学院琼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黄守红;加强琼学研究 提升文化自信[N];海南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澍;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近代文化自信的丧失与当代重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瑞;陕西历史文化视阈下的文化自信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3 王萌;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夏春子;论文化自信的辩证思维基础[D];辽宁大学;2013年
5 张海祥;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50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5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