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18:00
  乡村文化是农民在乡村社会的框架内,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农民群体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等,对农民群体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都有着直接现实的影响。乡村文化在不断地历史变迁中呈现出多样性、质朴性以及脆弱性的特征。本文以马克思乡村文化思想、毛泽东乡村文化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为理论依据,其中尤其以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为重要指导思想。 目前,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辽宁省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乡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缓慢且水平不高,保护、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相关工作不到位,乡村地区整体精神风貌不佳等问题仍旧较为普遍。这些不足是由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其中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是其历史原因;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缺位是重要原因;乡村文化建设机制不完善、体制僵化、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合理是客观原因;乡村文化建设队伍落后是主观原因。为解决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强化乡村文化建设,辽宁省应通过开展广泛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来提升广大农民综合素质;通过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保护、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强化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体制、机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乡村文化及其建设的相关理论
    2.1 乡村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2.2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2.3 建设乡村文化的理论依据
    2.4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3.1 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3.2 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
    4.2 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缺位
    4.3 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4.4 乡村文化建设队伍落后
第五章 加强辽宁省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5.2 强化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5.3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5.4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队伍的建设
    5.5 加强乡村文化制度建设
    5.6 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倪姗;;乡村文化与现代化的乡村建设[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年04期

3 丁永祥;;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4 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08年04期

5 曾长秋;李雪;;和谐新农村视角下道德秩序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陈锦晓;;论乡村文化离散与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7 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45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545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