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恶搞文化的本质、危害及消解
本文选题:网络恶搞文化 切入点:本质 出处:《新闻爱好者》2017年11期
【摘要】:网络恶搞文化是一种网络亚文化形态。从本质上说,网络恶搞文化是一种网络"三俗"文化,其低俗、媚俗、庸俗特征明显。从消解层面讲,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强化网络担当,三是要重塑耻感文化。
[Abstract]:The culture of network spoof is a form of network subculture. In essence, the culture of network spoof is a kind of network "three vulgar" culture, its vulgarity, vulgarity and vulgarity are obvious. 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and the third is to reshape the sense of shame culture.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201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重点课题“媒体多元化与高校舆论导向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4MSZ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榕;周清平;;网络恶搞文化现象批评[J];求索;2011年04期
2 赵淼;;网络恶搞文化浅析[J];才智;2011年19期
3 王健;;网络恶搞现象分析[J];当代小说(下);2011年02期
4 许全亮;单新宇;;透视恶搞——关于网络恶搞产生的分析[J];电影评介;2008年19期
5 单新宇;;网络恶搞微观政治经济学解析[J];阴山学刊;2009年04期
6 余建清;;网络恶搞:仪式下的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J];兰州学刊;2007年09期
7 赵陈晨;吴予敏;;关于网络恶搞的亚文化研究述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赵新丽;;网络恶搞的文学意义与问题[J];山东文学;2010年11期
9 周伟业;;蒙娜丽莎的网络镜像——网络恶搞及其文化反思[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2期
10 才凤伟;刘彤;;网络恶搞——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新阵地[J];世纪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建清;;网络恶搞: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于洋;流行的意义在哪里[N];人民日报;2012年
2 ;主流文化应对恶搞说“不”[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倩倩;网络恶搞“亚文化”存在的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 吴凤颖;网络恶搞文化流行的深层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5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66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