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南——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18-03-26 05:44

  本文选题:习近平 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 出处:《理论学刊》2017年05期


【摘要】:习近平面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与实践创新中定位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类社会不同文化的比较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周期中审视传统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彰显强烈的文化自觉与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刻体现了文化内生发展、实践创新、交流互动的客观规律,既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和文化魅力,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和意义,推动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行动纲领和理论指南。
[Abstract]:Facing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 Xi Jinping stands at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Persist in the ori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road choice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amin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human society and in the cyc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culture. In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t shows strong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firm cultural confidence, which deeply reflects the objective law of cultural endogenous development,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on. It not only compac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shows to the world the unique cultural taste, cultural temperament and cultural charm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will further improve and highlight the cultural ess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romotion of glob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and is the action program and theoretical guide for the project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党际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CDJ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课题“新常态下中共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DUTRW2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国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儿女的凝聚力[J];统一论坛;2007年03期

2 李佑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窥[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刘国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4期

4 吕玉忠;陈昌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我见[J];产权导刊;2012年04期

5 史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J];文史杂志;2012年05期

6 王海翔;胡新建;;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J];华夏文化;2013年03期

8 朱永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04期

9 金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教育结合的研究[J];职业;2014年12期

10 郝丽萍,高建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生命力[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春跃;樊玉然;李雨静;;我国现代盐文化之我见——也谈我国盐文化的理论范式[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2 赵立彬;;从“文化”到“文化学”:一门新学科在中国的经历[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薛永武;;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江旭云;许斗斗;;技术风险规约与先进文化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瑞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自觉[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7 陈平;;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在发展中的保护、利用与创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曾耀农;丁红;;运用文艺传播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潘英海;;论文化变迁的本质——以台湾原住民族的岁时祭仪为例的探讨[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10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90年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记者 王大庆;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N];张家口日报;2014年

3 记者 王立元 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文化报;2014年

4 权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心竭力[N];中国改革报;2012年

5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宗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价值支撑[N];深圳特区报;2013年

6 省委党校教授 高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N];湖北日报;2013年

7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 胡振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贵实践[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执笔人 程林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广西日报;2014年

9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韩震;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有深厚的文化根基[N];北京日报;2014年

10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李军;建设弘扬中华文化的学术高地[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凯;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4 钟星星;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5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田志闯;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荣跃明;文化生产论纲[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鹏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7年

2 陈婷;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D];中北大学;2016年

3 王云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胡美玲;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初探[D];温州大学;2016年

5 解胜利;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认同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于春艳;毛泽东文化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南美娜;从梁启超病例看中西文化之争[D];宁夏大学;2015年

8 宋娟娟;文化产业的文化传承功能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9 邹玉磊;当代中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模式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10 王雅瑞;习近平文化自觉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6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666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