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中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本文选题:工业遗产 + 铁路文化遗产 ; 参考:《河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潮流之一,而对其中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更是各个国家争先研究的对象。我国铁路修建事业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经过了晚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虽然发展道路崎岖坎坷,但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些古老、破旧的铁路系统将面临着集体消失的威胁。它们固有的宝贵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使它们从众多的工业废弃物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一种文化遗产。怎样从实践中找出一条让这些有价值的生命重新生长的道路,,是我们努力去做的。 在国际上,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了适合它们本国铁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道路,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不落人后,在铁路遗产保护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奥地利赛默灵铁路,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瑞士雷蒂亚铁路等的成功经验,给正在这方面积极探索中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性的经验和教训。我国铁路遗存丰富,但在具体的保护开发工作中,经验尚浅,中东铁路、滇越铁路等几条典型的铁路文化遗产正在为保护开发工作做着努力。 铁路文化遗产是工业遗产中新兴的遗产类型,随着研究的深入,铁路遗产在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正不断地、完整地体现出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但要参考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更多的是要不断地分析我们自己方法和实践活动,最终总结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铁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道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trends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first research object in every country.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began in the 1880s, after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the new China period,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road is rugged and bumpy, but still has obtained the worldwide attention achieve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old and dilapidated railway system will face the threat of collective disappearance. Their inherent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make them stand out from numerous industrial wastes and become a kind of cultural heritage. How to find a way to regenerate these valuable lives from practice is what we are trying to do. Internation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xplored ways suitabl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railway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will not fall behind. In the railway heritage protection work has also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Semelling Railway in Austria, the Darjeeling-Himalayan Railway in India, the railway station in Jatra Pattishvage, the Ratia Railway in Switzerland, etc., It provid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or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at are actively exploring in this respect. Our railway remains are rich, but in the specific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 the experience is still shallow,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Yunnan-Yue railway and other typical railway cultural heritage is making effort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work. Railway cultural heritage is a new type of heritage in industrial heritage.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the value of railway heritage in history, culture, art, science and other aspects is constantly and completely reflected. In the course of our research, we should not only refer to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but also analyze our own method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constantly, and finally sum up a road of railway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29;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伟时;;中国铁路(1863-1949):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2 黄建常;;“文革”时期南同蒲铁路被冲击记事[J];文史月刊;2008年08期
3 马勇;;正当与失当:清末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再检讨[J];史林;2012年03期
4 李秉成;浙赣铁路设计思想的启示——纪念浙赣铁路全线通车五十周年[J];浙江学刊;1987年06期
5 马东玉;;刘铭传与中国铁路的发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6 魏开肇;;论晚清北京铁路、邮电和近代学校兴起的基本特点[J];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7 王晓兵;;中日关于辽宁铁路的一段纠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8 于治民;旧中国铁路分布和国有铁路选线原则[J];民国档案;1993年01期
9 陶笑虹;;试论近代印度、中国的铁路政策——兼论两国资产阶级的早期成长环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10 祝曙光;;近现代的中国铁路与国防[J];学术研究;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冬树;;铁路发展的回顾和21世纪发展的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易惠莉;;有关孙中山早期铁路建设规划的一条重要资料[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3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黄翰鑫;;正式制度安排下清季“铁路修筑之争”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5 马陵合;;清末民初安徽铁路发展历程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6 杨永红;;青藏铁路与国家安全[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7 张学兵;;关于开发城际铁路客运市场的思考[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张文尝;;论京九铁路江西段新兴经济带的形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马陵合;;江南铁路与近代长三角地区商贸格局的变动[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10 何华武;;灾害对铁路影响及其防御对策[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特邀报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连成;广珠铁路十年“难产”复工[N];光明日报;2007年
2 郭达飞;陇海铁路到兰州迟了35年[N];兰州日报;2006年
3 李汉超 欧苗生;中国铁路百年 中山人书写精彩篇章[N];中山日报;2007年
4 张三民;敦格铁路前期工作将全面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涌 黄筱棠;古叙进入铁路时代[N];泸州日报;2009年
6 陶晓林 记者 杨勇进 彭凯;为了铁路“大动脉”的平安畅通[N];法制生活报;2009年
7 刘硕;铁路新革命[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特派首席记者 李昕昕;平安铁路示范区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N];北方法制报;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陈锴;非公新36条东风吹度国恒铁路罗岑残局[N];证券时报;2010年
10 自治区护路办;赶超跨越推动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深入发展[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敏;中国铁路重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及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丁戎;津浦铁路研究(1898-1937)[D];苏州大学;2013年
3 殷红军;我国铁路项目融资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都;铁路特种货物物流网络构建及运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孙玉升;中国铁路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冰;铁路运营费用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庞广仪;粤汉铁路早期历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孙长松;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客运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琳;铁路客运网络演化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黄华平;国民政府铁道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嘉;铁路对都市圈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朱树森;近代中国铁路的修筑及其地理分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书领;试论晚清时期国人的铁路文化观[D];山西大学;2006年
4 王璐璐;简论加拿大早期铁路发展(1850—1870年代)[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李长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吕剑;中国铁路的民营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燕;保险资金投资铁路产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吴朝阳;中国铁路规制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9 陈国波;我国铁路“主辅分离”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李娟;铁路制服的研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6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77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