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跨文化交际探究——评《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
本文选题:经济全球化 + 戴维斯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文化也开始走向了国际化发展,进而形成了广泛的跨文化交际。但是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并不容易,中西方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不能以文化认同的视角去正确评析对方的文化,跨文化交际便很难实现。而通过对《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一书的通读,笔者了解到该书文字畅达、优美,逻辑思维严密,这更是给读者增添了无限思维的愉悦和阅读的趣味。该书作者戴维斯(Linell Davis)是南京大学的美籍外国专家,在中国执教已多年。戴维
[Abstract]:Along 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culture has begun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ized, thus forming a wide rang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ut the realiz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not eas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have essential differences, if we can not correctly evaluate each other'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Through a thorough rea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 cours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text of the book is open, graceful and logical, which adds to the reader the pleasure of infinite thinking and the interest of reading.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Davis Linell Davis, is an American foreign expert at Nanjing University and has taught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David.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隋映辉;;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与协调发展[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骥;;经济全球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倪元辂;;以开放心态面对经济全球化[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佟玉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许卿;;经济全球化带来发展新机遇[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君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因应对策[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7 刘玉宝;;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与我国的对策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王文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昌明;;经济全球化与引智国际化[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10 袁德峰;;“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A];“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济全球化的双面效应与因应对策[N];中国企业报;2001年
2 陈甬军;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市场化[N];福建日报;2001年
3 ;全面认识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N];经济日报;2003年
4 郝立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5 张宝珍;什么是经济全球化?[N];人民日报;2000年
6 王德迅 谈世中;在经济全球化中争取有利地位[N];人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敏;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N];学习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王擎 赵人伟 黎诣远;直面经济全球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9 董伟;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
10 马绍孟;经济全球化时代怎样进行领导[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马腾;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看经济全球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范爱军;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宋群;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6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 董岩;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赵雄;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张登文;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合俊;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析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2 赵维全;马克思经济全球化学说与中国的对外开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朱研;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今日经济全球化[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赵本涛;经济全球化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张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春兰;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玉英;生产交往与经济全球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8 刘申时;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王敏;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刘伟;时事教学法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23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82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