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

发布时间:2018-06-06 04:00

  本文选题:文化软实力 + 基础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现当代文化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基础。尽管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格局中仍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并面临国际国内多种不利因素的挑战,但与具有"尚力"和"个人主义"特征的西方文化相比,具有"尚德"和"集体主义"特征或以"和"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更契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必将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由此也可以肯定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Abstract]:The broad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re the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Although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ill in a relatively weak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it faces the challenge of many unfavorable factor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li" and "individualism".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de" and "collectivism" or with "harmony" as the core meets the needs of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heme of the times, Chinese culture will provide many valu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it can also be affirmed that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has an incomparably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子;;三种文化类型[J];华夏文化;2005年04期

2 王效文;杨宏海;;深圳特区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J];特区实践与理论;1989年01期

3 卢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J];发展论坛;1996年12期

4 李伯聪;;创新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科学新闻;1999年36期

5 张宝明;中西文化:无从加码的天平两极──从文化悖论出发[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叶志坚;文化类型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7 郭军涛;;用先进文化规范和引领网络文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5期

8 王效文,杨宏海;深圳特区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9 王启忠;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关东文化[J];北方论丛;1994年02期

10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可国;;沂蒙精神与临沂文化[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2 朱贻庭;;论文化创新的“原源之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再创造[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3 董中锋;;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维度[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4 李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黄璜;;文化与公共管理关系研究——基于合作关系的文化分析框架[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胜荣;曹丽;;多元自治:中国文化前景的思考[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7 李庆本;;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构建[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8 陈育宁;;地方学中的传统文化[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单玉丽;;区域文化与闽台经贸合作[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10 周大鸣;;文化转型:冲突、共存与整合的意义世界[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志良;文化产业孕育新契机[N];金融时报;2009年

2 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书记 王立胜;县域文化建设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呈贡县政协;推进文化建设 打造美丽新区[N];昆明日报;2010年

4 省委党校教授 李含琳;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视角[N];甘肃日报;2011年

5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华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金融管理办公室干部 张艳;危机视角下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路径选择[N];联合日报;2011年

6 蒋文书;巴渠文化是达州文化最优定位[N];四川政协报;2007年

7 上海市文广局副巡视员、研究员 毛时安;滨海新区文化建设刍议[N];天津日报;2007年

8 鲁兰洲 郑休白;千年文化:飘扬在古城上空的一面旗帜[N];绍兴日报;2010年

9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胡承槐;文化的本质、形式及文化竞争[N];浙江日报;2011年

10 王东峰;西部开发中的文化变迁[N];学习时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峰;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论之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武俊华;论东太堡文化[D];山西大学;2010年

3 邱晔;中西“羊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关喜春;辽宁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方向调查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5 魏海香;解读“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长苏;李大钊的文化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7 王俊;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董晓东;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立保;全球化视域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延安大学;2009年

10 尹红;草文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84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984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