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文化古都求新生
本文选题:文化古都 + 隋唐文化 ; 参考:《经济》2016年35期
【摘要】:正日本的文化古都奈良,历史上学习隋唐文化,曾经是日本政治、文化的中心。但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大阪、京都,在现代工业化革命之后,其经济及文化影响力随之下降,逐渐沦为大阪等工业城市的附属。上世纪70年代奈良人口只有80万人如今达到138万人,有近60万人口是从大阪移居过来的。他们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迁移到奈良这样的宜居城市来居住,每天到大阪等城市去上班。
[Abstract]:Nara, the cultural ancient capital of Japan, studied Sui and Tang cultures in history, was once the center of Japanese politics and culture. But because of its proximity to Osaka and Kyoto, its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fluence declined after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gradually became a subsidiary of Osaka and other industrial cities. In the 70s of last century, only 800 thousand people in Nara were like the city. Today, 1 million 380 thousand people, nearly 600 thousand of them migrated from Osaka, are migrating to a livable city like Nara relying on convenient traffic conditions to go to work in Osaka and other cities every day.
【分类号】:G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洪生;;改一改岂不更好[J];龙门阵;2007年03期
2 郑立柱;解放初期北京市抗击疫病史话[J];北京党史;2003年05期
3 周简段;;“书春”的笔墨生涯[J];国学;2009年05期
4 王宁;;斯得哥尔摩:再访埃斯普马克教授[J];大家;1997年06期
5 户力平;;北京地名之“厚德”[J];前线;2012年11期
6 陈修远;张冰;刘胜;;皇城根儿底下有群年轻人[J];北京纪事;2001年22期
7 孔庆东;;笑谈北京话[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8 植伟年,黄应华;岭南文化古都 粤西旅游胜地[J];岭南文史;1996年04期
9 Naomi Saeki;李宝怡;;活字印刷之都[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7年10期
10 高建群;;钟撗的故事[J];报刊荟萃;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前言[A];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贺小巍 见习记者 杜瑶;文化古都梦 华章醉长安[N];陕西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吕树建;文化古都在跨越前行[N];开封日报;2013年
3 孔子;西安 没落的美[N];中国商报;2003年
4 金振蓉;文明行为融入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戴立平;南京直面“江南”之争[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锦华;依托地域文化 打造文化古都[N];大同日报;2010年
7 贾鹏雷;回到原点[N];计算机世界;2008年
8 记者 王思海;市民需要重塑形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本报记者 刘笑一;刘太格:规划就是为城市撰史[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张修智;两场伟大的游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本文编号:1985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98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