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陀文化的当代价值
[Abstract]:The culture of Buluotuo with sacred characteristics once established multi-level order in Zhuang society, including national order, social order and family order. Thi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oda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古骆越方国考”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3AZS019”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梅;林澜;;布洛陀经诗国内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2 何成轩;壮学研究的硕果——《布洛陀经诗译注》问世[J];中国哲学史;1993年03期
3 熊远明;人类自身价值的肯定——《布洛陀》价值观之一[J];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03期
4 谢多勇;;《布洛陀经诗》中的古壮字和壮语词汇[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谢荣征;;近年来布洛陀文化研究综述[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李斯颖;;壮族布洛陀史诗演述及其信仰传统[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01期
7 潘稔;;打造壮乡文化新品牌——将神话史诗《布洛陀》推上舞台的建议[J];当代广西;2010年15期
8 李斯颖;;论布洛陀身份的多重文化内涵[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李斯颖;;壮族布洛陀神话叙事角色及其关系分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刘婷;;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庭望;;布洛陀文化——壮族价值观的摇篮[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2 黄明标;;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之成因[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周来 刘春晖 谢寿球;广西首次公祭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谢寿球;布洛陀遗址寻访记[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李卓伦;布洛陀遗址文化史料接收进馆[N];中国档案报;2003年
4 廖明君;布洛陀:有一个美丽的传说[N];南宁日报;2009年
5 谢寿球;寻找壮民族的发祥地[N];广西政法报;2002年
6 黄尚学;田阳县着力打造布洛陀文化品牌[N];广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思源;壮族麽经布洛陀语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钟宝芬(Usa Lohacharoon);家居婚姻与壮泰渊源[D];云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壁清;《布洛陀》文本汉译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卢贝贝;壮族《麽经布洛陀》之叙事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向骏;《布洛陀经诗》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解读[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谢荣征;布洛陀传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胡艳;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6 周伊辰;壮族布洛陀文化大众传播分析[D];广西大学;2014年
7 蒋艳萍;《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版本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8 王清玲;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的布洛陀文化探究[D];广西大学;2011年
9 农冰慧;《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统计与整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付晓霞;《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部分版本考[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18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1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