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云南佤族传统文化对蔬菜种质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9-03 18:02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沧源县与西盟县传统蔬菜种质资源与佤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佤族常用蔬菜110种,隶属40科85属,其中栽培蔬菜60种,野生蔬菜50种。栽培蔬菜包括53个传统品种,36个引进品种。(2)1985 2015年来佤族种植蔬菜种类增多,但传统蔬菜种类呈下降趋势。(3)佤族传统文化从食用蔬菜部位多样性、饮食习惯、祖先情怀、"药食同源"及传统留种换种方式等方面对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传承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还对传统文化与传统蔬菜种质资源的丧失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以促进当地传统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WA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angyuan County and Xime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110 species of WA common vegetables belong to 85 genera of 40 families, among which 60 species are cultivated vegetables and 50 species are wild vegetables. The cultivated vegetables include 53 traditional varieties and 36 introduced varieties. (2) since 1985, the variety of WA vegetables has increased, but the kinds of traditional vegetables have declined. (3)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WA nationality from edible vegetable parts diversity, eating habits, Ancestral feelings,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species change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vegetable germplasm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B08044)
【分类号】:G127;S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艳杰;王艳丽;焦爱霞;才吉卓玛;杨京彪;阮仁超;薛达元;;民族传统文化对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贵州黎平县香禾糯资源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4期

2 哈斯巴根;晔薷罕;赵晖;;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研究[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年02期

3 陈光;游承俐;胡忠荣;沈镝;李立会;刘旭;;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作物地方品种调查与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3期

4 薛达元;郭泺;;中国民族地区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J];资源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巧素;;稻鱼共生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以L县苗族聚居区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11期

2 徐春春;纪龙;方福平;周锡跃;;西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6年07期

3 李卫芬;高爱农;李金强;卢颖颖;郑殿升;李立会;刘旭;和江明;;贵州蔬菜资源的民族传统文化初步调查[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年04期

4 陈家禄;曾永平;;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惠益分享[J];生物技术世界;2016年05期

5 焦爱霞;谭金玉;陈惠查;陈能刚;阮仁超;;贵州稻类地方品种资源与生产应用现状调查(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05期

6 杨筑慧;;西双版纳傣族糯稻种植的历史变迁[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2期

7 才吉卓玛;薛达元;;青海藏族传统文化对青稞品种资源利用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8 焦爱霞;谭金玉;陈惠查;陈能刚;阮仁超;;贵州稻类地方品种资源与生产应用现状调查[J];种子;2015年12期

9 朱芝瑛;张志萍;李登武;李怡;赵佳莹;戴晶晶;;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传统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以甘肃环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7期

10 吴江月;濮励杰;朱明;戴小清;陈新建;韩明芳;;一个改进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兼论遗传资源对江苏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启义;张文华;孙军;杨敏贤;周江菊;;黔东南糯禾遗传资源的传统管理与利用[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年02期

2 徐福荣;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汤翠凤;董超;张斐斐;刘旭;戴陆园;;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当前农家保护的稻、麦、玉米地方品种多样性[J];遗传;2012年11期

3 许芳;;稻+鱼+鸭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研究[J];畜禽业;2010年08期

4 冯建孟;何汉明;朱有勇;李成云;;云南地区稻作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关系[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徐福荣;汤翠凤;余腾琼;戴陆园;张红生;;中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0年12期

6 雷启义;周江菊;;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雷启义;白宏锋;张文华;周江菊;;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8 崔海洋;;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适应成效[J];学术探索;2009年04期

9 薛达元;郭泺;;论传统知识的概念与保护[J];生物多样性;2009年02期

10 邱杨;徐福荣;陈洪明;杨金华;李荣英;吴金亮;郑殿升;李立会;刘旭6;;云南省屏边县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嵘嵘,宓国雄;宁波地区优良蔬菜种质资源简介[J];上海蔬菜;2002年05期

2 孙远航;张盛林;李川;刘好霞;;分类方法在蔬菜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J];长江蔬菜;2006年06期

3 张松林;蔬菜种质资源学术讨论会简讯[J];中国蔬菜;1988年01期

4 钟霈霖,廖永德,陆筱英,胡明文,孟平红;贵州省优良蔬菜种质资源简介[J];种子;1998年05期

5 林春华,张文海,谭兆平,陈惠玉;南方蔬菜种质资源图文信息系统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6 马光恕,廉华;蔬菜种质资源的作用及其创新方法[J];辽宁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7 ;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取得丰硕成果[J];长江蔬菜;2001年05期

8 陈子牛,李泸,易伟;野菜开发与利用(3)——昆明地区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探讨[J];长江蔬菜;2002年08期

9 朱华武,姚元干,刘志敏;蔬菜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10 廉华,马光恕;蔬菜种质资源的作用及其创新方法[J];吉林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供种办法[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锡香;;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A];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滕有德;乐正碧;陈学群;;三峡库区蔬菜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鉴定[A];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锡香;沈镝;王海平;戚春章;王素;;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羊杏平;;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引种程序[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彭静;柯卫东;叶元英;刘玉平;李双梅;黄新芳;;317份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分析[A];全国蔬菜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柯卫东;刘义满;李峰;黄新芳;彭静;;水生蔬菜种质资源野外考察收集方法[A];第二届全国水生蔬菜学术及产业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和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圃简介[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何启伟;方智远;;我国蔬菜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罗五;尽快构建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平台[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2 周其平 记者 鲍蔓华;农工党宁波市委建议加强地方蔬菜种质资源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罗兵前;蔬菜种业期待创新崛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4 YMG记者 申吉忠 通讯员 刘维正;亩产可达两万斤[N];烟台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苏诗苗;我市今年新增3个院士工作站[N];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2220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20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