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初探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urban mass cultural line has emerged. The holding of large-scale cultural events is no longer the exclusive activity of each culture bureau. On the mass cultural front in many cities, examples of splendid large-scale cultural activities abound. The variety and forms of activities bring different colors to people's lives. People are progressing and times are call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material life, people begin to pursue spiritual cultur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is that people's own needs join the tide of mass culture. As a mass cultural worker, it is my unshirkable duty to work hard for the people's happy cultural life. We must do our bes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There are two main functions of the local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firstly, it provides the cultural stage belonging to the common people; secondly, the cultural stage can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cultural exchange.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in the mass lin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sses, have the color of healthy life and are rich in local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landscape culture of Dalian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so the theme of our cultural activities should revolve around the beauty of Dalian, which not only makes propaganda activities, but also enriches the amateur life of the people. Planning mass large-scale cultural activities, is a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ctivity innovation process. I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e guiding creed of cultural activities should be rich and colorful, but not eager for quick achievement and instant benefit, formalism. Everything is for the sake of the happy life of the masses.
【作者单位】: 大连市科技馆;
【分类号】:G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为民;论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2 黄新民;刍议群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J];中国土族;2001年02期
3 刘虎成;盯市场抓机遇 搞活群众文化[J];文化时空;2003年08期
4 于纪伟;梁丹;;浅谈城市周边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戏剧文学;2003年12期
5 苏桂玲;群众文化散论[J];戏剧文学;2004年06期
6 杜敬;关于群众文化社会化的思考[J];戏剧文学;2004年09期
7 覃广周;;群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刘树梅;;浅谈群众文化的和谐意义[J];实践;2005年04期
9 严碧玉;苏韵;;群众文化——明天的经济[J];艺术教育;2006年04期
10 周宝山;;略论“群众文化”[J];科技资讯;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荟;;论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滕永真;;浅议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文化[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彭亚萍;;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群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4 张栋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经济与群众文化的相互关系[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5 杜云生;;全面建设小康与群众文化发展维度研究[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6 史君娣;;发展群众文化 构建和谐农村[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7 卞思茗;;推动群众文化创新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伟良;;论发展群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9 相卫刚;石恒聪;;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白童;;群众文化30年[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企曾 崔世莹;创新是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灵魂[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翁源县文化馆 林红娟;创新——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的内驱平台[N];韶关日报;2007年
3 珠海市文化馆 贾小平;群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N];珠海特区报;2007年
4 刘玉琴;群众文化有一片精彩世界[N];人民日报;2007年
5 伊春市金山屯区 杜鹏;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和谐林区[N];黑龙江日报;2008年
6 海州区文体中心 葛敏;繁荣群众文化 建设和谐港城[N];连云港日报;2008年
7 梁天明;群众文化研究创新之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吴海军为中共崇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崇川区文化局局长,华明霞为崇川区文化局科员;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N];南通日报;2009年
9 记者 肖洁 实习生 王得兰;面对金融危机群众文化应有新作为[N];兰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久志 实习生 王蔚冉;运行机制创新开创杭州群众文化新天地[N];杭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守勇;“下里巴人”的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鸣今;1949-1966年武汉市群众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天天;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奕;论群众文化工作者激励机制探索[D];复旦大学;2011年
4 黄苹;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游元超;社区群文团队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王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群众文化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晓雨;论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D];郑州大学;2014年
8 王燕;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文化需要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刘文娟;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韩彤;传统的传承和变革[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22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32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