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庙会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民族认同感的文化形态,是智慧而勤劳的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文化模式。庙会活动中所展现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庙会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具有不可复制性,保护和传承庙会文化就是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庙会文化就是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庙会文化在提升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今天的历史环境中,庙会文化又被赋予了根脉认同意义,因而,在当下历史环境中保护和传播庙会文化更具有重大意义。淮阳太昊陵庙会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古庙会。太昊陵庙会是为了祭祀人祖伏羲而举行的大型民间庙会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当地人民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朝祖庙会,以缅怀人祖伏羲日月般的伟大功德,同时也祈求人祖伏羲保佑朝会者心想事成。淮阳太昊陵庙会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探讨淮阳太昊陵庙会在当今传媒环境下的传播现状,有助于我们发现传统庙会在现代传媒环境下传播的问题和有待改进之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提供文化助力。太昊陵庙会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诸多的意义。首先,积淀传播民族文化。庙会是一个地区文化现象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淮阳当地的特色文化、民间艺术等都通过太昊庙会文化场的作用而愈加彰显其影响力。其次,传承中原经贸文化。庙会活动是民俗文化盛会,也是经济交流的集会,以售卖祭祀商品为主的贸易形式促进了当地经济交流互动,带动了淮阳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再者,庙会活动为当地民众打造了文化娱乐的公共空间。太昊陵庙会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非其它娱乐形式可比。最后,庙会还承担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太昊陵庙会以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为主题,伏羲信仰话语下的道德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太昊陵庙会传播主体为淮阳政府、市场参与者、外来游客和当地民众;传播内容有“神圣仪式”——祭祀大典、“民俗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娱神之舞”——担经挑和“古老图腾”——泥泥狗。太昊陵庙会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途径实现庙会信息的传达。其中大众媒介报道为宣传太昊陵庙会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尤其是大众传播中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媒介平台在太昊陵庙会报道中表现突出。太昊陵庙会历经数千年历史更迭,而依然流传至今,这既是伏羲文化的魅力使然,也说明了人际传播在太昊陵庙会的传承中功不可没。作为传播主体的政府,从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太昊陵庙会传播中更注重庙会文化影响带来的经济效益;太昊陵庙会历经千年发展,虽已形成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庙会文化商品,但是开拓创新性欠缺,不能够开发出与时俱进的庙会文化符号;太昊陵庙会的主题是祭祀人祖伏羲,庙会现有的祭祀方式过于单一,大规模焚烧高香祭祖的传统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连续一个月的焚香祭祖也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政府要转变文化为经济服务的观念,树立根脉文化意识、文化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政府加强对太昊陵庙会文创产品的政策支持,鼓励当地民间艺术家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庙会文化符号;在大众媒介传播中侧重表现庙会上的伏羲根脉文化,尤其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增加对太昊陵庙会的传播力度和报道数量,扩大太昊陵庙会的影响力。以太昊陵庙会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若要生生不息,必须改变原来的传播观念,主动构建立体传播平台,创新传播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民生活之中,只有与百姓生活相融才能让文化根脉长存,薪火相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89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志刚;王卫华;;现代化语境下伏羲神话的重构——以河南淮阳地区为个案[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2 崔晓艾;;媒介融合视域下伏羲文化的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6年06期
3 喻宗倩;;独具特色的淮阳民间艺术——担经挑[J];通俗歌曲;2015年06期
4 魏深义;;论淮阳伏羲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国际传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赵喜珠;;太昊陵祭典庙会的特点及开发价值[J];学理论;2015年03期
6 于力申;;论中原庙会文化及其现代意义——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7 马丽;;从淮阳庙会看河南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前景[J];传播与版权;2014年04期
8 刘淑娟;;陈楚故城的繁华——淮阳庙会的艺术文化研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陈伟涛;;论伏羲信仰的社会正功能[J];求索;2012年08期
10 高畅;;浅析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曼曼;;淮阳庙会文化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丹;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的生殖崇拜信仰[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喜珠;太昊陵祭典庙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艳杰;新媒体视角下淮阳泥泥狗品牌构建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杨春祥;豫东太昊陵祭祖巫舞“担经挑”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蒙蒙;神圣的娱乐—淮阳古庙会“担经挑”民俗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文涛;淮阳泥泥狗的文化蕴含与传承[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7 侯晨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淮阳伏羲陵庙会的传承与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宏斌;伏羲信仰微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燕;试论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重构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屈峰;淮阳泥泥狗的传承和变异[D];河南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353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35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