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徽商文化的形成、特点与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9-04-19 14:37
【摘要】:明清商界称雄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极富特色的徽商文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入阐释其形成、特点与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徽商文化的形成与徽州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徽商文化以"贾而好儒"的本质特色,敬业进取的"徽骆驼"精神,诚信守信、以义取利的贾道以及形成"新四民观"的创新理念为其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弘扬徽商文化的精髓,无疑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Abstract]:......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依恋视角下的国内游客亲环境行为特征、驱动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416610034)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历史与文化研究”(16CS15)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婧;;论徽商文化与新徽商企业的成长[J];文教资料;2011年07期

2 刘琼;清代徽商与扬州文化[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年03期

3 高慧娟;;徽商精神的现代价值[J];江淮文史;2006年06期

4 柏家文;;徽商妇的情感哀怨[J];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叶莉荣;;贾而好儒说徽商[J];前进论坛;2010年12期

6 陈东林,李萍;论徽商的文化理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陆艳云;;徽商“贾而好儒”的利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8 王世华;;论徽商的文化自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徽商的形成[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申;王亚萍;;浅析徽商的价值观和宗族观[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中起;;徽商现象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启示[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2 方利山;;徽商的和谐理念与实践[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善待徽商遗产 弘扬徽商精神[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蒋玉龙;徽商300年[N];发展导报;2003年

3 吴昌期;徽商经营理念与商业文化[N];安徽日报;2005年

4 启元;浅论徽商精神的文化内涵[N];黄山日报;2007年

5 实习生 李洁 本报记者 陈跃;扬州:徽商文化线路的顶点[N];扬州日报;2009年

6 汪海燕;徽商大会文化产业推介展示活动筹备工作会议在屯召开[N];黄山日报;2008年

7 吕选忠邋刘兴平;根在传承魂在创新[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8 记者 李跃波;318个文化产业项目将亮相徽商大会[N];安徽日报;2010年

9 卢森林;亦贾亦儒的徽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记者 陆列嘉;徽商大会文化产业力求再突破[N];安徽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2461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461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