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借鉴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1 13:26
【摘要】:上世纪末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与讨论。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领域,人们都认识到弘扬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有关如何弘扬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深入挖掘蒙古族草原文化蕴含的生态内涵,进而探讨在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传承和借鉴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的具体途径。本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对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叙述,同时,对有关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 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探讨。本文的第二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的第三部分对蒙古族游牧生产方式、传统宗教信仰、传统文学艺术、古代草原产权制度及古代法律制度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内涵给予了系统的挖掘和梳理。 本文的第四部分对在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如何传承与借鉴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这一问题给予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这一研究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2;S812
本文编号:2521778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2;S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布和朝鲁;关于围封转移战略的研究报告(上)[J];北方经济;2005年01期
2 赵红梅,苏加义;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刍议[J];中国草食动物;2000年04期
3 萨仁;;内蒙古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4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5 王宗礼,孙启忠,闫志坚;抓住机遇加快西部草原生态恢复与治理[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年01期
6 包庆德;蒙古族生态经济及其跨世纪有益启示——从生态哲学理论视界审视[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苏鲁格,查夫;萨满教与蒙古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年05期
8 乌云巴图;论蒙古族生态观的演变与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2期
9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10 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521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5217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