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投融资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7-03-26 03:03

  本文关键词: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投融资模式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的已经逐渐彰显出巨大的经济潜能,我国也逐渐开始对文化产业引起重视,并颁布了很多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性文件,使文化产业迎来了良好的机遇。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转型期,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可是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积淀的文化完全可以被文化产业拿来进行加工改造。所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产业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的不足。所以,笔者从中华文化中挑选一种文化,论述该文化产业,并对其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将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文化产业中的钧瓷文化产业,分析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将对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首先本文从钧瓷的历史价值入手,通过对钧瓷生产过程的揭秘,揭示了钧瓷为人们所痴迷的原因,引申出钧瓷文化作为一项产业发展的价值所在。其次,本文分析了钧瓷文化产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为什么钧瓷为大众所喜爱,但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的原因。然后通过对钧瓷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由于投资渠道窄、投融资模式不够多元化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钧瓷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丧失了金融资本等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最后一部分总结出一些观点和比较现实的建议,比如利用物联网为钧瓷文化产业打造互联网电商,为每个钧瓷文化产品增加电子标签,让钧瓷产品不仅仅是产品,还会“讲文化”,希望这些创新性的想法能为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在金融支持方面,希望利用新思维来丰富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策略,在钧瓷文化健康发展过程中,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家乡的文化产业能够继续做大、做强。
【关键词】:钧瓷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 投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2
  • 1.1.1 选题背景9-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4-15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研究框架15
  • 1.4 相关理论概述15-17
  • 1.5 投融资相关理论17-19
  • 2 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19-24
  • 2.1 钧瓷本身的历史价值19-20
  • 2.2 钧瓷的艺术价值20-24
  • 2.2.1 钧瓷烧制的奥秘20-22
  • 2.2.2 钧瓷裂纹效果的奥秘22-24
  • 3 钧瓷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24-35
  • 3.1 钧瓷文化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24-28
  • 3.1.1 转型动力不强24-25
  • 3.1.2 政府的后续支持不到位25
  • 3.1.3 重产品,轻文化25-27
  • 3.1.4 文化宣传途径单一27-28
  • 3.1.5 人才储备不足28
  • 3.2 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28-35
  • 3.2.1 缺少整体观,无投融资吸引力29
  • 3.2.2 投融资渠道窄29-30
  • 3.2.3 融资模式不够多元化30-33
  • 3.2.4 金融中介匮乏33-35
  • 4 利用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带动钧瓷文化产业发展35-45
  • 4.1 发挥政府的作用35-41
  • 4.1.1 引导投资方向35-38
  • 4.1.2 疏导民间资本38-39
  • 4.1.3 减少行政干预、拓展融资模式39-40
  • 4.1.4 建立金融中介、建设投融资体系40-41
  • 4.2 互联网思维41-45
  • 4.2.1 互联网金融创新41-42
  • 4.2.2 构建钧瓷文化产品的互联网电商42-43
  • 4.2.3 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结合的案例43-45
  • 5 总结与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殿伟;王宏达;;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机理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5期


  本文关键词: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投融资模式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68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