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历史变迁与振兴路径

发布时间:2021-01-17 16:39
  随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向公共空间建设的重心转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历史维度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历程,折射出国家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探寻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变迁的演进逻辑和动力机制,对于推进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振兴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十五年乡村振兴的时空维度、社会条件及预判[J]. 贺雪峰.  党政研究. 2020(05)
[2]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新体系[J]. 朱媛媛,甘依霖,韩勇.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3]新中国70年来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与走向研究[J]. 陈叙.  中华文化论坛. 2019(06)
[4]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困境、向度与方向[J]. 孟祥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软治理: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J]. 房亚明,刘远晶.  长白学刊. 2019(06)
[6]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云南和顺图书馆的案例研究[J]. 耿达.  中国农村观察. 2019(05)
[7]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对村民人际互动的影响——基于河南省部分文化大院的调查[J]. 王国华,张玉露.  调研世界. 2019(05)
[8]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 吕宾.  求实. 2019(02)
[9]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解释维度与场景设计[J]. 傅才武,侯雪言.  艺术百家. 2016(06)
[10]重塑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转向[J]. 方坤.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2983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983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