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应用——基于参与主体职能视角
发布时间:2021-02-02 00:57
PPP模式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尚处于初步应用及探索阶段,成功应用案例较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各方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存在主客观的阻碍因素,如法律政策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意愿不强,社会资本自身发展受限、参与积极性不高。文章从参与主体职能的视角,剖析PPP模式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用中存在的阻碍,并提出解决措施。
【文章来源】:图书馆论坛. 2020,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PPP模式的参与主体及各参与方关系[6]
(3)各参与主体的职能体现。新社会环境下,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探求政府的角色转变,亦使得公共文化机构积极转变服务管理理念,明白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机构,而只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13]。在BOO模式中,政府负责制定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实施办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管督查。公共文化机构根据实施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负责项目落实,加强宣传,吸引社会资本方参与。社会资本方承担项目的前期开发及建设,负责投资融资以及后期的服务、管理运营与设备维护。除上述3种模式外,还有ROT、TBT等模式。ROT模式主要适用于改造已有设备或增加新设备,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提高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公共服务项目。而TBT模式主要适用于投资规模大,风险难以预测,运营周期长以及回流资金慢的公共服务项目。因此,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并不适合采用这两种模式。
(2)实践案例。山东省东营市“数字文化广场”采取BOT模式,探索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在项目建设阶段,由社会资本负责硬件建设以及软件开发,政府负责建设过程的监督和协调。软硬件建设完成后,进入运营阶段,公共文化部门对其功能进行试用。在此过程中,公共文化部门负责提供文化服务,社会资本负责提供技术支持。随着项目完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将数字文化广场的管理权移交给政府(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为指导数字文化广场建设,在项目建设前期制定《东营市数字文化广场建设和服务规范》,明确规划数字文化广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服务管理等内容,但未涉及建设模式、建设方案、合作方的选择以及合作规划等内容。数字文化广场为文化惠民服务提供新模式,实现“线下”“线上”服务融合[9],具体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广场的荧屏与文化机构视频设备进行联通。通过这种方式,文化馆可以同时对多个广场进行远程投屏,使文化服务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既节约成本,也提升了文化服务的效率。201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政府主办,创图科技配合开发上海市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嘉定云”,2014年运营。上海创图科技负责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运用“多终端、云平台”的互联网构架理念,创图科技把“文化嘉定云”网页版、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组成数字化服务集群,并以“云”互联的方式进行整合集聚,形成一站式服务[10]。严格来说,“文化嘉定云”的建设合作模式并不完全符合BOT模式,但与其较为相似。
本文编号:3013748
【文章来源】:图书馆论坛. 2020,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PPP模式的参与主体及各参与方关系[6]
(3)各参与主体的职能体现。新社会环境下,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探求政府的角色转变,亦使得公共文化机构积极转变服务管理理念,明白自己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机构,而只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13]。在BOO模式中,政府负责制定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实施办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管督查。公共文化机构根据实施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负责项目落实,加强宣传,吸引社会资本方参与。社会资本方承担项目的前期开发及建设,负责投资融资以及后期的服务、管理运营与设备维护。除上述3种模式外,还有ROT、TBT等模式。ROT模式主要适用于改造已有设备或增加新设备,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提高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公共服务项目。而TBT模式主要适用于投资规模大,风险难以预测,运营周期长以及回流资金慢的公共服务项目。因此,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并不适合采用这两种模式。
(2)实践案例。山东省东营市“数字文化广场”采取BOT模式,探索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在项目建设阶段,由社会资本负责硬件建设以及软件开发,政府负责建设过程的监督和协调。软硬件建设完成后,进入运营阶段,公共文化部门对其功能进行试用。在此过程中,公共文化部门负责提供文化服务,社会资本负责提供技术支持。随着项目完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将数字文化广场的管理权移交给政府(运作模式如图2所示)。为指导数字文化广场建设,在项目建设前期制定《东营市数字文化广场建设和服务规范》,明确规划数字文化广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服务管理等内容,但未涉及建设模式、建设方案、合作方的选择以及合作规划等内容。数字文化广场为文化惠民服务提供新模式,实现“线下”“线上”服务融合[9],具体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广场的荧屏与文化机构视频设备进行联通。通过这种方式,文化馆可以同时对多个广场进行远程投屏,使文化服务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既节约成本,也提升了文化服务的效率。201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政府主办,创图科技配合开发上海市嘉定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嘉定云”,2014年运营。上海创图科技负责软件开发、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运用“多终端、云平台”的互联网构架理念,创图科技把“文化嘉定云”网页版、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组成数字化服务集群,并以“云”互联的方式进行整合集聚,形成一站式服务[10]。严格来说,“文化嘉定云”的建设合作模式并不完全符合BOT模式,但与其较为相似。
本文编号:3013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