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对后现代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引领

发布时间:2021-03-26 04:01
  在后现代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类型更加多元化,族群集聚方式更加松散,表达风格娱乐性、消遣性特点更突出,与主流文化之间的抵抗性、对抗性关系被弱化。后现代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新特点,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引领提供了契机。从青年亚文化"认同的泛化、集聚的松散性、场景的生活化"等特点出发,通过完善"自我认同"的教育内容,融入"群体性、对话性、生活性"的教育方式,以及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3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后现代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新特点
    (一)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族群集聚方式更为松散
    (三)弱化了与主流文化之间的抵抗风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契机
    (一)认同的泛化,对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二)族群集聚的松散性和友好性,为学校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
    (三)表达风格的轻松、生活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三、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路径
    (一)通过完善自我认同教育内容,正向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认同建构
    (二)通过融入“群体性、对话性、生活性”的教育方式,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视界的融合
    (三)借助新媒体,营造多维、体验式的教育情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座谈式“思想咨商”:探索与思考[J]. 孙伟,王珊珊,杨倩倩.  教育现代化. 2019(80)
[2]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青年亚文化研究范式的嬗变与转换[J]. 闫翠娟.  云南社会科学. 2019(04)
[3]“后亚文化”语境下我国网络剧中青年亚文化元素发展问题研究[J]. 王涵媛.  视听. 2019(07)
[4]后亚文化转向:十年后的一些反思[J]. 安迪·贝内特,胡疆锋.  文化研究. 2018(01)
[5]大学生御宅族现象的后亚文化论析[J]. 李冬冬.  西部学刊. 2017(08)
[6]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 陈一.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4)
[7]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研究[J]. 陆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8]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 马中红.  青年探索. 2011(04)
[9]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J]. 马中红.  国外社会科学. 2010(01)
[10]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 喻国明.  新闻与写作. 2007(01)

博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D]. 董平.东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00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00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