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迷思、族群狂欢与虚拟亲密关系:“女友粉”的媒介社会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1-05-10 14:30
研究发现,"女友粉"的出现,是中国当下娱乐产业与文化语境碰撞的奇妙产物。运用社会性别视角,本文探讨了中国的"女友粉"族群在粉丝身份认同、性别角色扮演及虚拟关系互动中的主体参与和意义生产。"女友粉"们是由无数个性独特、青春飞扬的年轻人组成,屈从于社会性别常态下男—女友关系的旧有模式,形成了一种单向度的、刻板化的性别符码、虚拟关系契约与想象投射;她们将对"爱豆"的遥远之爱,转化为女性自我牺牲与情欲化"想象"消费的混合文本。"女友粉"的出现、存在、转变映射着中国青少年族群积极介入娱乐资本的流动以及重塑偶像文化与粉丝文化意义的主体动力。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虚拟偶像粉丝现象的逻辑窥探及其引导路径——以二次元唱见“洛天依”为例[J]. 沈杨. 青年发展论坛. 2018(06)
[2]网络社区、狂热消费与免费劳动——近期粉丝文化研究的趋势[J]. 胡岑岑.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6)
[3]制造偶像:反思粉丝参与时代的结构性屈从与抵抗——对SNH48组合及其粉丝社群的一项考察[J]. 严晶晔,何天平. 新闻春秋. 2018(02)
[4]改革开放后粉丝文化的三次“历史转型”[J]. 姜明. 文艺争鸣. 2018(01)
[5]娱乐时代的男色消费:“小鲜肉”批判[J]. 王一璠. 上海艺术评论. 2017(03)
[6]多元视野下的中国男性气质研究[J]. 皮兴灿,王曦影. 青年研究. 2017(02)
[7]从“小鲜肉”现象看男性身体的表征与物化[J]. 詹俊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8]小镇青年、粉丝文化——当下文化消费中的焦点问题[J]. 胡谱忠.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4)
[9]基于“仪式观”的视角解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真正男子汉》为例[J]. 彭亚辉. 传播与版权. 2015(09)
[10]青春镜像——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的文化意义解读[J]. 韩东梅. 电影评介. 2014(10)
本文编号:3179527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虚拟偶像粉丝现象的逻辑窥探及其引导路径——以二次元唱见“洛天依”为例[J]. 沈杨. 青年发展论坛. 2018(06)
[2]网络社区、狂热消费与免费劳动——近期粉丝文化研究的趋势[J]. 胡岑岑.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6)
[3]制造偶像:反思粉丝参与时代的结构性屈从与抵抗——对SNH48组合及其粉丝社群的一项考察[J]. 严晶晔,何天平. 新闻春秋. 2018(02)
[4]改革开放后粉丝文化的三次“历史转型”[J]. 姜明. 文艺争鸣. 2018(01)
[5]娱乐时代的男色消费:“小鲜肉”批判[J]. 王一璠. 上海艺术评论. 2017(03)
[6]多元视野下的中国男性气质研究[J]. 皮兴灿,王曦影. 青年研究. 2017(02)
[7]从“小鲜肉”现象看男性身体的表征与物化[J]. 詹俊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8]小镇青年、粉丝文化——当下文化消费中的焦点问题[J]. 胡谱忠.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4)
[9]基于“仪式观”的视角解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对“集体记忆”的建构——以《真正男子汉》为例[J]. 彭亚辉. 传播与版权. 2015(09)
[10]青春镜像——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的文化意义解读[J]. 韩东梅. 电影评介. 2014(10)
本文编号:3179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79527.html